网盛产业互联网研究院 - 产业数字化与产业互联网研究服务平台!

网盛产业互联网研究院/供应链金融研究中心/正文

李新彬 :后疫情时代供应链金融之变

作者:李新彬来源:银行家杂志

2020-07-07

        随着我国新冠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社会经济活动快速复苏,企业复工复产统筹推进。产业链协同是实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重启的重要条件,这也必将给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带来新的契机。 

供应链金融适逢新机遇

        ✦需求端:复工复产将催生供应链金融需求爆发式增长 

        后疫情时期,企业加快复工复产。但全社会经济活动从阻隔停摆到逐步恢复正常,不是单个企业自身就可以独立完成的。诸如订单履约、原燃料采购、产品销售、物流仓储等各环节经营活动的实现,均依赖整条产业链各企业的协同配合。

        但疫情冲击导致企业经营收入锐减,疫情防控又持续增加了额外的成本支出,资金面持续紧张。 

        据中国企业联合会对中国制造500强企业调查显示:2020年一季度疫情给50.73%的企业带来很大损失,53.28%的企业营业收入明显减少,82.12%的企业运营成本增加,97.08%的企业盈利下滑。

        由于疫情之下企业应收账款增加,回款周期普遍拉长,违约支付风险加大,导致整个产业链面临着资金断裂的可能,核心企业积极配合银行供应链金融的意愿明显增强。

        因此,商业银行将信贷资金及时注入到供应链企业体系中,能够充分发挥资金的“血液”功能,带动物流与服务在企业间顺畅流通和运转。

        总体上,由于复工复产拉动供应链企业资金需求非常强烈,这将点燃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市场。 

        ✦供给端:商业银行在加快向供应链金融进行战略转型 

        银行在场景金融的构建上,前期主要聚焦于个人和普惠金融领域,场景金融已成为个人金融发展的重要商业模式创新。

        而公司信贷领域的场景金融则一直没有获得较大变革与突破。这固然有企业信贷需求额度大,决策流程更加复杂等现实情况,但本质上是商业银行一直没有寻找到最佳的场景入口。

        随着大型企业融资渠道日趋多元化,金融脱媒趋势进一步加剧。同时,贷款利率趋势性下行,银行负债成本上升而资产率收益下降,这都将促使银行实施下沉客户战略,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

        但这类企业的融资风险普遍相对较高,又缺乏合格抵押品等风险缓释手段,因此在掌控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前提下开拓供应链市场,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近期,从国家层面和金融监管层面进一步明确以产业链金融方式助力企业复工复产,这为商业银行加快这项业务发展提供了更加清晰的政策导向。

        商业银行开始着力布局供应链金融领域,有利于批量获客和有效管控风险,从金融供给端为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 

        ✦技术端: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供应链金融提供保障 

        将供应链金融需求和供给进行高效连接,必须依靠互联网技术。

        据2019年12月国家统计局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我国规模以上企业信息化基础稳步增强,信息化管理持续拓展,互联网应用不断深化。

        一方面,互联网应用的本质是信息有效传递。互联网推动了企业内部和产业链企业间信息高效流转,降低了交易成本,提升了管理效率。

        另一方面,也使银行能借助这项新技术快捷获取有价值信息,进行客户筛选、风险决策和信贷监控。 

        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结构表现为低信用风险与高操作风险并存(见图1),其痛点在于如何有效“防假和反假”。

        据初步统计,在供应链融资风险成因中,假供应链融资风险占比超过70%。银行一直缺乏有效的应对手段:

        一是如识别企业伪造买方公章、贸易合同、增值税发票、仓单等,通过信贷人员人工调查,成本高昂或难以落实;

        二是无法有效监控销售回款,应收账款融资对应的货款资金往往被企业挪用;

        三是因业务繁琐核心企业配合意愿低,银行无法与核心企业签订供应链融资三方协议,或在协议中未约定核心企业配合确认应收账款并保证履约付款等条款。

        正是由于当下企业互联网技术应用的发展,使得银行与供应链企业能够实现信息数据的自动对接,并辅之以外部大数据校验,这为银行拓展供应链市场提供了利器。 

01.png

供应链金融展现新特征

        银行与企业的供应链金融专业分工不断深化,从竞合走向合作共赢。

        商业银行具备较为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专业化风控体系,而核心企业则依靠在产业链中的枢纽地位,掌控着整条产业链庞大的上下游配套企业群相关信息。

        但近年来,随着核心企业供应链经营意识的提升,核心企业通过自建保理公司等平台方式跨界进入供应链金融领域,使得商业银行与产业龙头企业转变为合作竞争关系。

        实践中,核心企业多倾向自主发放供应链融资,而更希望商业银行成为其低成本资金渠道;商业银行关心的是客户获取及避免被管道化,如何平衡双方核心利益诉求、实现合作共赢成为制约业务发展的瓶颈。 

        近来,这种瓶颈开始被打破。企业在理性回归主业,并通过强化与银行合作来提升供应链金融服务能力。

        当然,央企和民企这两类主体的动机存在差异:一方面,央企希冀借助供应链金融实现“行政化”考核任务。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国企“去杠杆”“降两金”考核压力增大。

        一些央企成立供应链金融信息平台,整合内部数据资源,与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深度合作。

        二是当前民营企业供应链融资需求普遍强烈,更具有鲜明的“市场化”特征。

        特别是一些大型民营企业,经过初创期和多元化扩张阶段后,在经济新常态下对涉足金融高风险和过度多元化经营风险的认知越来越深刻。

        因此,其能以更加理性和开放的心态,谋求与银行进行专业化合作,以保障供应链资金稳定,进而构筑在未来不确定经营环境下企业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 

银行供应链金融服务触及产业链末端小微客户,呈现生态化发展

        传统供应链金融思维模式下,银行供应链金融服务对象与核心企业需求出现错配。

        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银行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更愿意围绕核心企业的上游供应商来开展,主要以应收账款类的保理业务为主,即依托核心企业履约信用和付款能力,融资风险相对可控。

        较之上游供应商,核心企业则更关心下游经销商的融资可获得性。

        一方面这样能够有利于扶持经销商发展,健全销售渠道;另一方面可以缩短下游企业账期,加速自身的资金回流,提高企业流动性,优化财务结构。

        体现在银行存量融资结构上,品牌乘用汽车等耐用消费品、钢铁等大宗商品领域曾是我国银行供应链金融拓展的主要板块。

        但下游经销商融资更依赖商家自身还款能力,即使以采购货物质押或核心企业承诺回购、调剂销售,对商业银行来说控货成本及信用风险仍相对较高。 

        目前这种状况呈现新的变化,核心企业从更高视野审视供应链体系的构建。

        在注重经销商融资获得的同时,也更加注重上游客户融资便利性与稳定性,而且将这种管理思维延伸到整个产业链的末端,推动了供应链金融朝着生态化发展。实践中,在产业终端市场中孕育着庞大的中小微企业及个人客户资源。

        无论是银行还是核心企业,都希望供应链金融服务能向产业链终端延伸,使得融资服务能够覆盖上上游和下下游,以至产业链全量客户。

        但在传统模式下,核心企业能够提供的数据、信息资源只能覆盖到直接服务核心企业的一手交易对象,而这些一级、二级供应商或渠道商多为实力较强的大中型企业,具有相对较高的议价能力,不愿意配合办理相对复杂的供应链融资。

        供应链最末端的供应商或经销商融资需求又因银行缺乏有效的信息甄别或风控手段,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现实窘境。近年来,随着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的跃升,供应链信息全链条直接穿透,使得供应链金融结构能够朝着更加普惠的方向发展(见图2)。 

02.png

供应链金融演化新趋势 

        从供应链向产业链金融升级。

        供应链金融是以核心企业为中心节点,为众多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传统模式下,核心企业会向金融机构提供和确认合格的供应商名单以及真实的交易、物流和资金支付信息。

        在一些紧密型供应链关系中,核心企业甚至可为这些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现金付款折扣、贷款贴息补助等措施,甚至允许其占用核心自身待用的授信额度。

        这些手段避免或者减少了核心企业自身直接向银行融资,降低了有息负债水平或财务成本。由于供应链融资期限普遍较短,具有依靠核心企业支付能力的自偿性特征。

        所以,只要核心企业能够正常支付交易款项,就能保障供应链融资的有序运转。

        但在疫情之下,核心企业正常经营的条件发生了重大逆转,经营非常态化使资金压力凸显,增加了供应链融资风险。

        所以,务必要将供应链提升到产业链金融的新高度,银行要加大对核心企业融资保障,才能够保证整个供应链资金和融资的安全循环。 

        从个性化向标准化融资升级。如上所述,供应链金融是应对疫情对企业资金冲击的重要方式,但传统供应链金融具有个性化和差异化特征,影响了业务可持续发展。

        实践中,同一行业内部规模体量相差不大的核心企业,由于各自内部管理的差异,也会导致供应链金融模式千差万别。

        所以,银行需要根据核心企业的需求来设计个性化融资方案和产品。

        这种个性化方案或产品具有专属化特征,很难在其他企业进行简单复制,与银行现有的体制模式出现了一定偏差。因为供应链金融的主要客户群为广大中小企业,银行基层机构是提供这项服务的主力军。

        而过于个性化融资需求,对基层信贷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较高,且不容易产生规模效应,这就难以调动基层机构和人员的积极性。

        所以,银行要真正推进供应链金融快速发展,就要通过创新方式实现适度标准化。

        在前期经历了大量的个性化实践后积极总结基本规律,商业银行已具备了将个性化产品向模组化管理进行过渡的现实基础,即未来可通过不同模块功能的组合来满足个性化的需求。 

        从线上化向智能化融资升级。“无接触”式线上银行成为疫情时期金融服务主渠道,也必将进一步推进未来银行加速线上化变革。在企业融资方面,真正实现智能化发展仍有不小的差距。

        从技术上看,我国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整体经历了线下(1.0版本)向线上化发展(2.0版本),再到智能化(3.0版本)的历程,目前正处于由线上化向智能化转型的初期阶段。

        由传统线下供应链到线上化发展时,是将供应链金融业务一系列流程环节进行细分,然后根据条件成熟度逐步迁移到网络上。

        最容易推进线上的业务环节,一般是非涉及到风险决策的部分,比如客户可以通过网银或APP客户端进行在线申请融资,银行则可以进行线上化业务受理。但在银行融资风险决策环节,仍采取线下专家审贷方式,影响了全线上处理的效率。

        随着供应链数据平台化的发展,传统的融资风控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新型业务发展的需要,商业银行开始创新数据模型进行智能审批决策,这将是供应链金融发展的重要趋势。

        可以判断,新冠疫情对银行加快信贷业务线上化发展是催化剂,会加快信贷核心领域智能化发展的速度。而且,相比社会上诸多供应链金融平台公司,商业银行具有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的专业优势。

        如对智能化审批的融资业务,银行可发挥各机构专业信贷队伍的资源条件,辅助进行贷后监督管理,进而实现“天网”与“地网”的有机结合。 

        从国内链向全球链金融升级。尽管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受阻,但全球产业链深度融合已是不可逆转的客观事实。

        全球疫情快速蔓延态势下,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均受到冲击,主要经济体的休克将会通过产业链进一步影响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所以,以供应链金融方式支持企业复工复产,要统筹兼顾境内和境外两个市场,努力推进境内供应链与全球供应链健康有序运行,才能切实保障国内经济活动的可持续性。

        当然,面对更加复杂多样的全球环境,银行需要创新服务手段。大型银行要充分发挥已形成的遍布全球的机构布局优势,加强境内外分支机构间的协同联动,客观审慎评估疫情下供应链境外交易对手的资信状况与履约能力。

        对国外订单暂时取消和推迟、基本面稳定的境内企业,要着重长远重新安排融资结构与期限,支持企业渡过难关。

        对境外较稳定的交易对手,重点为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应收账款管理、催收、融资等综合金融服务,力保供应链上下游不断链。

        创新针对核心企业自身的应收款类融资产品,帮助其及早修复财务报表,保持资信水平和筹融资能力。

        此外,要进一步加强与信用保险机构的合作,通过为境外供应链融资提供信用保险,将供应链融资风险分散化。

        当前,尤其要注重稳定全球高新技术领域供应链关系,逆向思维,转危为机,通过供应链金融服务的紧密介入,提升我国在全球高技术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 


【版权提示】网盛产业互联网研究院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xw@netsun.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关于研究院网经社关于网盛
© 生意宝(002095)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10002000015号 工商执照 浙ICP证  网络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