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绿色金融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发挥供应链金融公司区块链技术优势,支持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11月11日,广州市花都区政府召开绿色供应链金融项目推进会。
据新快报报道,广州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获批三年多来,在上级金融监管部门指导下,花都区不断创新体制机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成效突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截至9月末,全区贷款余额为1339.84亿元,同比增长21.84%,其中绿色信贷余额224.23亿元,同比增长56.83%,中小企业贷款余额264.83亿元,同比增长27.09%。
2020年9月,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批复花都区上市企业设立智度供应链金融有限责任公司,纳入广东省供应链金融创新试点,是全省第一批9家供应链金融公司之一。
推介会上,与会专家和企业代表一致认为,供应链金融平台基于区块链网络实现核心企业及上游供应商的供应链协作管理与贸易数据的可信存证,从源头把握全流程贸易数据。花都区绿色供应链金融项目发挥供应链金融公司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优势,有效解决交易信息不对称、交易行为真实性等问题,通过绿色金融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稳定和优化升级。在供应链金融平台上接入核心企业、金融机构、绿色企业和项目认证机构,增加金融产品供给,简化审批流程,并为符合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条件的贷款企业给予财政补贴,将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2020年,广州市一直在加大力度推动供应链金融发展。今年9月,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广州市推进供应链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创新试点实施方案》(穗金融〔2020〕22号,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相较以往部分地方政府推动供应链金融的相关文件,广州市发布的《方案》有众多创新之处,如鼓励大数据型、关联共享等新型融资模式业务的试点创新、利用广州金融风险监测防控“金鹰系统”强化供金风控、核心企业可申请设立使用“供应链金融”字样的公司、探索建立供金黑白名单制度等。
此外,11月6日,广州市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首批5个创新应用已完成登记,将向用户正式提供服务,随着首批创新应用全部就位以及金融科技、金融数字化创新的不断深入,金融科技创新将继续助推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延伸与拓展,更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金融服务需求。
产业互联网定义:产业互联网是指利用互联网连接企业与企业之间商品流通,提升产业链与供应链协同效率,具体包括B2B电商平台、供应链金融平台与网络货运平台等多种平台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