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盛产业互联网研究院 - 产业数字化与产业互联网研究服务平台!

网盛产业互联网研究院/供应链金融研究中心/正文

产业金融3.0阶段,商业银行应该如何应对?

作者:韩军伟来源:邮银研究

2020-08-10

        2020年1月普华永道发布研究报告《产融2025:共生共赢,从容应变》(以下简称《产融2025》)指出,我国产业金融已经开始进入产业金融生态圈的3.0时代,呈现出科技化、资本化、垂直化和生态化的趋势,金融类、产业类和网络平台类等三种主体展开多样化的竞争。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类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产融结合中需要找准定位、客群和服务模式,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

        在《产融2025》及相关研究基础上,本报告通过简要梳理产业金融的发展历程及特征,分析商业银行在产业金融3.0阶段面临的挑战,提出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建议。 

各国产融结合的模式和监管

        从全球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产融结合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形成了“金融业向产业渗透”和“产业向金融业扩张”两种类型的产融结合。

        深度的产融结合以资本为纽带。

        由于对银行和企业交叉持股收益和风险认识的不同,各国对于银行和企业交叉持股采取的监管政策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例如,中国、印度等国家(主要是不发达国家)规定除特殊性情况外,银行不得持有企业的股份。

        大多数国家不禁止银行持有企业股份,但是有监管限制[1]。对企业持有银行股份,各国没有禁止,但有的国家有持股比例限制或者需要得到批准。银行和企业交叉持股的影响,也有很多实证研究,利弊结论也不尽相同[2]。

        (一)金融业向产业渗透——日本和德国

        日本产融结合模式以主办银行为主导,主办银行不仅是企业的债权人,还是企业的股东。

        这种模式为满足企业对资金的旺盛需求提供了可靠保证,是日本战后经济奇迹的重要支柱。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银企关系进入良性循环,有利于企业开展投入大、周期长的创新,银行在投入期给予较低利率等支持,企业创新成功后银行也能分享作为创新剩余的风险溢价。

        但过于密切的银企关系和交叉持股的财团模式在发挥协同作用、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带了系统性风险。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很多企业经营困难,银行还继续投入资金救助,使得危机在两者之间相互传染。

        日本对主银行制也进行了改革,限制银行持有企业股份的比例。1987年之前,单家银行持有企业股份最多为10%,此后降到5%。

        德国产融结合模式以管家银行为主导,银行为企业提供隐性长期融资承诺,扮演着长期融资提供者、流动性保险提供者和金融救助积极主导者的角色,“雨天少收伞”,银企关系的共济性特征明显。

        银行通过直接持有股权、拥有代管股票表决权和享有监事会席位等方式深度参与企业的公司治理,对企业经营行为具有实质性约束,银企关系的内嵌性特征明显。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管家银行模式有较明显的弱化,但在银行服务中小企业中仍普遍存在。这一模式有利于企业稳定地获得融资,使企业发展避免短期行为、追求长期目标[3]。

        (二)产业向金融业扩张——美国

        美国通用电气(以下简称GE)是典型的“产业向金融业扩张”的案例,其GE金融资本公司为GE产业链上下游的客户提供包括消费金融、商业贷款和租赁、房地产、能源金融服务、商务航空服务五大板块在内的多元化金融产品和服务,产融结合有效发挥了金融与实业的业务协同和财务协同。

        2008年金融危机后,由于金融业务被实施了更为严格的监管标准,盈利能力被削弱等多方面原因,GE逐步调整产融结合战略,矫正“重金融轻产业”的倾向,剥离、重组金融资产,回归制造业。

        美国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以下简称UPS)于1998年成立了子公司UPS资本,2001年并购了美国第一国际银行,并将其与UPS资本整合,获得了美国本土金融业务牌照,UPS资本开始为客户提供各种供应链金融服务。

        UPS产融结合的核心在于:利用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合而为一的优势降低风险控制成本,将节约的风险成本部分让渡给客户,以拓展物流市场份额和物流的衍生增值服务[4]。

        目前,UPS资本提供融资、保险和支付服务,覆盖“订单—现金”业务流程,服务范围涵盖22个国家和地区。UPS资本还为散装宝石、成品珠宝和手表等高价值货物提供运输保险。

        (三)中国对产业向金融业扩张的监管

        我国由于禁止银行持有非金融企业股权,产融结合的发展方式主要为产业集团向金融业投资。

        近年来,部分非金融企业通过发起设立、并购、参股等方式,投资控股了多家、多类金融机构,形成了五类非金融企业投资控股的金融控股公司。

        包括国务院批准的支持国家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地方政府批准设立的综合性资产投资运营公司,中央企业集团母公司出资设立、专门管理集团内金融业务的资产运营公司,民营企业和上市公司通过投资、并购等方式逐步控制多家、多类金融机构,部分互联网企业获取多个金融牌照并建立综合化金融平台等[5]。

        其中,一些企业投资动机不纯,通过虚假注资、杠杆资金和关联交易,急剧向金融业扩张,同时控制了多个、多类金融机构,形成跨领域、跨业态、跨区域、跨国境经营的金融控股集团。风险不断累积和暴露[6]。

        突出表现为:风险隔离机制缺失,金融业风险和实业风险交叉传递;部分企业控制关系或受益关系复杂,风险隐蔽性强;缺少整体资本约束,部分集团整体缺乏能够抵御风险的真实资本;部分企业不当干预金融机构经营,利用关联交易隐蔽输送利益,损害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权益[7]。

        2018年以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尽快将金融控股公司纳入监管、补齐监管短板的决策部署,央行牵头建立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制度,防范金控集团野蛮生长风险。

        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出台《关于加强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银发〔2018〕107号),原银监会出台《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暂行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8年第1号)。央行2019年7月发布《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尚未正式下发。 

产业金融发展阶段概述

        根据《产融2025》,产业金融的演进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传统金融模式的1.0阶段到产业链金融模式的2.0阶段,再到产融生态圈模式的3.0阶段。

        产业金融发展的第一个阶段相对简单,就是直接面向产业链核心企业单点客户的传统金融服务模式。产业金融发展的第二、三阶段相对复杂,本部分主要研究其发展概况。

        (一)产业金融2.0阶段:产业链金融模式

        产业链金融是基于供应链金融的概念。供应链金融是以核心企业为中心,将金融服务延伸到与核心企业有供需关系上下游企业的模式。

        供应链金融起源于供应链管理,为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提供低成本的融资平台和高效的运营平台,并把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变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通过立体获取各类信息控制风险的金融服务。

        当供应链金融从单个行业的供应链延伸到上下游产业链,就形成了产业链金融。核心企业处于整个产业链的中间,产业集团及金融集团通过产业链进行客户获取,开展融资租赁、担保、保理等业务。

        产业集团的产业链金融模式通常以盘活资金、服务主业、赋能产业转型升级为开端,实业与金融业通过参股、控股和人事参与等方式,进行内在结合或产业融合,实现共同的发展目标和整体效益。

        (二)产业金融3.0阶段:产融生态圈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在供应链金融的深度应用,对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信息不断整合,电商平台、信息咨询公司、信息系统服务商、行业核心企业、物流公司利用各自数据以及产业优势切入产业链金融。

        开启了产业金融3.0阶段,即产业链金融发展的生态圈模式:以支持产业、服务产业的方式开展金融业务,通过平台化的方式集合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并通过科技手段触及客户需求、提升风控水平,通过资本化纽带提升生态圈联动效应。

        与产业金融3.0阶段相比,无论是产业金融的1.0阶段传统金融模式,还是2.0阶段产业链金融模式,本质上是一种产业链“中心化”的金融服务方式,过度看重核心企业对上下游企业的确权、增信,对产业链企业服务的门槛高、服务的范围窄、服务的深度不足,产业链上民营中小企业长期处在金融服务难以满足的状态,而且也无法满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分化出的细分产业金融需求。

        产业金融3.0阶段,产业金融向“产+融投保+服务”一体化服务发展,通过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长尾客户、中小企业的需求,并通过业务协同,有效打通资金及资产端,提升服务效率。

        根据参与主体,产融生态圈可以分为三种模式。

        一是以金融类主体为主的模式,这一模式的优势在于金融机构稳定的资金来源、丰富的客户资源和风险管理经验,但局限性在于对产业链的掌控力较弱,无法准确判断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准确性,产品标准化较强,无法满足不同的融资需求。

        二是以产业类主体为主的模式,这一模式的优势在于对于整个产业链中关联企业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把握的更加准确,进行金融创新时更有针对性,局限性在于缺少风控经验,资金来源有限等。

        三是以第三方专业服务公司[8]为主体的模式,这一模式优势在于可以便捷地获取供应链上各企业的进销存等信息,通过整合信息流进而切入到供应链领域,在数据资产时代与征信机构以及金融机构信贷风控等外部系统对接,进一步构建供应链金融生态圈,局限性在于不掌握真实的交易信息,且获得的交易信息的时效性较差,某些行业对于信息的保密性要求较高。

        根据《产融2025》所述,部分主体已经开始布局产业金融生态圈。如远东宏信通过投资布局产业,通过主业与被投资产业的联动作用,实现产融共创;上汽集团深挖行业市场,纵深产业链解决上下游企业需求;海尔金控以金融为要素链接生态资源,重构产业新生态。 

产业金融3.0阶段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

        《产融2025》指出,产业金融生态圈阶段表现出科技化、资本化、垂直化和生态化四大趋势,科技是产业金融升级的加速器,资本将成为连接产业与金融的纽带,垂直经营将塑造产业金融竞争力,构建生态则是产业金融的主旋律。在产业金融生态圈阶段,商业银行的对公业务也会出现线上化、平台化、生态化和开放化四大趋势[9]。

        商业银行有丰富的金融经验、资金融通和信息融通优势,在产业金融3.0阶段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一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分化出细分产业金融需求,从单一货币结算及存贷款需求向直接融资、国际金融、资产保值增值等多样化需求转变,商业银行可以在细分领域开展与产业的合作,形成独特的产业金融服务优势。

        二是商业银行可以依托产业链加强对产业的理解及对行业的风险把控,并利用金融科技加强服务创新、机制创新,提高风控水平。

        面对新机遇,我国商业银行在产融结合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包括做平台、做生态,采取行业事业部的组织架构深耕行业,以及发展交易银行业务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也面临着挑战,仍需继续探索。

        (一)科技驱动的平台型产业金融机构展现巨大的“入口”优势,商业银行传统线下获客模式受到较大挑战

        随着科技的发展,客户行为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对于实体网点的依赖度正在降低,新冠肺炎疫情过后,“零接触服务”越发成为银行业的常态,这对商业银行以网点和营销团队的获客模式产生了巨大的挑战。

        部分大中型银行通过搭建电商平台,或手机银行APP搭建生态圈等方式,多渠道、多场景地触及客户,但与头部互联网公司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科技驱动的平台型产业金融机构,一是能够有效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供产品和服务触达客户的渠道和平台,扩大服务覆盖广度;

        二是通过大数据分析,能够实时捕获并激发客户需求,创建金融场景,增加服务客户频次,进行客群、渠道、产品等多维度价值挖掘,扩大服务深度。

        (二)客户期待更便捷的流程和更个性化的服务,“以部门为中心”的服务模式难以适应

        麦肯锡在《穿越周期,开启公司银行新增长点》报告中指出,经过对各行业150多家公司的调查,对于客户来说,除了定价,银行的快速服务能力和触达渠道也至关重要。

        透明、简捷的流程、无纸化互动以及整个流程中人工客服支持等,正成为影响公司客户评价银行服务质量的关键。

        而对全球公司银行从业者的调查发现,超过90%的客户经理花在客户身上的时间不到1/4,原因在于,很多银行的账户规划和内部合作等核心流程、工具和管理系统尚未实现数字化,占用了客户经理大量时间。

        这说明,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设计仍体现出较强的“以部门为中心”的特点。此外,随着技术的进步,商业银行公司客户的管理越来越精细化、智能化和集约化,更加需要个性化、智能化的产品和服务,传统的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开始通过交易银行业务嵌入企业日常经营,从产品导向转向以客户为中心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但也存在业务流程梳理及整合难、跨条线IT系统建设与整合难度高等问题。

        (三)多数银行对细分行业的研究不足,不具备产业类主体的产业优势

        我国商业银行法禁止银行持有企业股权,因此商业银行在发展产业金融方面,不可能入股企业,即使通过绕道子公司、通过资管产品等方式迂回进入,不可能太多,利润和风险分担方面也难以平衡。

        多数商业银行对细分行业的研究不足,尤其是一些目前尚未发展成熟的新兴产业。这些产业所处的生命周期跨度很大,缺乏稳定的现金流和抵押担保,信贷承接的风险成本较高。

        部分银行以行业事业部方式,深入研究和参与行业,既有一些成功经验,在经济下行期也出现一些行业性风险。

        产业类主体利用自身的行业整合能力、强大的现金流及对供应链的把握,开始实现资金需求与供给内部循环的“自金融”模式,与商业银行争夺客户。

        (四)商业银行主导形成生态的难度较大

        《产融2025》指出,在产业金融发展初期,实施主体主要为商业银行。而在产业互联网大发展的背景下,银行不再是产业金融产品与服务提供的绝对主体。

        掌握了产业上下游企业真实贸易的行业龙头企业、B2B平台企业、物流企业等参与方纷纷利用自身优势,进入产业金融服务领域。银行业也在尝试打造生态圈。

        但如上文所述,由于商业银行对产业链的掌控力较弱,对细分行业研究不足,无法准确判断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准确性,在构建生态圈的过程中,面临银行自身在生态圈中的价值主张不清晰、银行端到端运营生态圈客户的能力不足、内外部合作时组织与文化冲突明显、生态圈参与方利益分配复杂、金融监管的不确定性等挑战[10]。

商业银行对产业金融的应对策略

        (一)正确认识理解产业金融

        产业金融的理论基础是范围经济、规模经济以及大数定理,降低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以及生态圈内部的交易成本,实现生态圈内风险共担、收益共享、共同成长,并随着生态圈的成长,边际成本曲线向下倾斜。

        产业金融3.0有助于解决银行获客成本高昂、客户粘性不足、应用场景不足等问题。但产融结合中以资本为纽带的结合对银行来说难度较大,产业金融3.0要求银行业务多元化,对监管的许可、银行产业基因的具备、科技相关资源的投入以及生态圈内风险的隔离等有很高的要求。

        从银行方面看,在产业金融3.0阶段,一方面是做好自身的综合化经营,另一方面是做好平台建设、生态圈构建,从而更好地服务产业链。

        (二)高度重视金融科技作用,利用科技做好产业金融3.0

        金融科技借助现代科技成果改造或创新金融产品、经营模式、业务流程,拓宽了金融服务渠道,扩大了金融服务覆盖面,降低了金融服务成本,提高了金融服务效率,推进了金融转型升级,创新了金融风险管理。

        金融数字化转型也在按照数字化(线上化)、开放化(场景化)、智能化(嵌入产业链)方向逐步深化发展。银行业高度重视利用科技发展产业链金融,业务发展数字化、科技化特点突出。

        下一步,银行需要通过建立互联网产业链金融专业团队、加强与外部科技协同伙伴的联系,开发和链接产业互联网或工业互联网平台,提高产业链和产业流程的数据整合能力及敏捷开发能力,科技赋能公司业务,连通B端、C端、G端,解决参与各方的痛点,提升客户体验。

        (三)推进金融产品创新,优化金融服务方案模式

        从1.0阶段发展至今,产业金融一直对产品和金融服务方案有较高要求,需要更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案创新。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情况下,产品线上化成为主流方向。

        如工行创新推出“数字信用凭据”“e链快贷”等新型业务模式,招行创新开发“政采贷”“退税贷”等线上融资产品,平安以定制化产品深入场景和产业链客户,光大打造“阳光供应链”系列名品,中信开发“链e贷”“政e贷”“票e贷”等供应链金融产品。

        “商行+投行+资管”的产品组合模式将是产业金融的发力点。

        (四)加强行业研究,在细分行业领域做精做深

        构建产业生态圈需要更深入的了解产业,深入对接产业。在产业金融3.0阶段,银行业要积极研究产业,力争先于市场找到产业的痛点和突破点,在细分领域开展与产业的合作,形成独特的产业金融服务优势。银行也需要加强行业研究,寻求适合的产业开展产业链金融并构建生态圈。

        (五)控制产业金融3.0的风险

        一是监管合规风险。

        无论是《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银发〔2014〕127号),还是资管新规,其中核心的一点是金融机构不得将筹集的债权性资金,以股权性资金方式对外进行投资,满足资金来源和资金用途的性质保持一致。按照穿透的原则,银行通过产业基金投资的资金,资本消耗远高于银行信贷投放资本占用的比例。

        二是缺乏产业基因的经营风险。

        银行的风险文化更偏爱具有稳定现金流的债性项目和客户,而产业金融的客户往往具有抵质押资产较少,成长性高但波动较大等带有股性的特点,这需要银行在风险理念、风险文化以及风险人才方面要适应产业金融的需要。

        三是区域性和系统性风险的隔离。

        产业金融生态圈往往由于地域的相近、行业的类似,个体风险很难通过大数定理进行充分有效的分散。2012年浙江出现了互保圈信贷危机,2019年山东东营民营企业互保问题都说明了这一点。银行需要做好产业金融中生态圈的风险管理问题。

        注:

        [1] 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世界银行监管调查(Bank Regulation and Supervision Survey)(2019),在全球被调查的160个国家和地区中,有20个国家和地区允许银行直接从事非金融业务,有33个国家和地区银行的非金融业务必须在其子公司或者母公司的其他子公司进行,有25个国家和地区银行的非金融业务,在监管限制和批准的条件下,可以在其子公司或者母公司的其他子公司进行,有49个国家禁止银行及其子公司,或者其母公司的其他子公司从事非金融业务;有25个国家禁止银行持有企业股份,有44个国家的银行可以持有企业100%的股份,但是会受到银行股本的限制,有56个国家银行不能持有企业100%的股份,有29个国家对银行持有企业股份没有任何限制。

        [2] 参见祝继高.银行与企业交叉持股的理论与依据——基于国际比较的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第2期。

        [3] 张晓朴,CF40课题,德国金融体系比较研究。

        [4] 清华管理评论.跨国公司的产融结合模式[J].中国外资,2014年第5期。

        [5] 引自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8)》。

        [6] 同上。

        [7]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就《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答记者问,2019年7月。

        [8] 包括信息化管理服务商、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服务商、征信公司、供应链管理公司等。

        [9] 麦肯锡.穿越周期,开启公司银行新增长点[R],2020年4月。

        [10] 麦肯锡.时不我待、只争朝夕——中国银行业布局生态圈正当时[R],2018年8月。

        参考文献:

        [1]普华永道.产融2025:共生共赢,从容应变[R].2020年4月。

        [2]麦肯锡.穿越周期,开启公司银行新增长点[R],2020年4月。

        [3]麦肯锡.时不我待、只争朝夕——中国银行业布局生态圈正当时[R],2018年8月。

        [4]邵平.产业金融数字化的新机遇[J].中国金融,2020年第8期。

        [5]叶静.我国产业链金融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思路[J].时代金融,2018年第3期。

        [6]李翀、曲艺.国际产融结合模式比较分析及借鉴[J].亚太经济,2012年第3期。

        [7]彭祖佑、薛卫、张立大.新形势下商业银行对公业务转型发展策略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9年第11期。

        [8]清华管理评论.跨国公司的产融结合模式[J].中国外资,2014年第5期。

        作者简介:韩军伟,经济学博士,现就职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战略发展部。


产业互联网定义:产业互联网是指利用互联网连接企业与企业之间商品流通,提升产业链与供应链协同效率,具体包括B2B电商平台、供应链金融平台与网络货运平台等多种平台业态。


【版权提示】网盛产业互联网研究院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xw@netsun.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关于研究院网经社关于网盛
© 生意宝(002095)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10002000015号 工商执照 浙ICP证  网络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