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盛产业互联网研究院 - 产业数字化与产业互联网研究服务平台!

网盛产业互联网研究院/最新动态/正文

相比区块链,市场更需要融合性的金融科技

作者: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

2020-05-08

        “区块链作为一种金融科技手段,它的核心问题首先是共识机制。简单而言,其可以从两方面赋能,即让资产端的底层交互更加客观化,让资金端的信用更加客观化。”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授宋华接受《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记者专访时说。

1

区块链如何赋能?

        区块链有两种应用情景:公有链和联盟链。

        公有链通俗地讲就是陌生人之间的交易,任何一个陌生人以公平的、平等的方式介入到这个过程中。比如比特币是不可能通过人民银行总行来实现的,因为它是陌生人与陌生人之间的交易。

        但是供应链的场景是联盟链,是一种熟人之间的交易。合作方之间以追求高效为目的,被给予不同的权限、许可,形成一个共同制约、发展的状态,彼此之间达成一种共识机制。在同档次的权限中,彼此之间通过分布式记账又是相互制约的。

        这里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供应链环节是片段化的,需要实现各种单证凭据的电子化,比如电子仓单、电子提单等。这里有一个非常典型案例。

        通过中建集团的云筑网,招行可以快速获取建材供应商的资金需求信息,但无法得知项目相关的关键信息,比如中标价格等,也就是信息的不对称。因此,招商银行无法不能为建材供应商提供融资。

        于是,他们将集中招标的每个招标环节标准化,运用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记账功能做到多备份,招行就可以清晰地知道完整的招投标情况,从而提供高效的供应链金融服务。

        这就是区块链作为金融科技的重要作用,解决供应链中效率机制上的信任问题,这也是区块链最大的优势。

2

被神化的区块链

        区块链能解决供应链上所有的信用问题吗?

        当然不能。因为他们都没有谈‘场景’,不结合产业场景来谈任何金融科技都是胡扯。这是在资本驱逐下,对区块链技术的神化,说到底是一种圈钱、骗钱的行为。

        每一种技术都有特定的应用场景。在产业应用场景中都涉及到哪些环节?

        从技术、设计、采购、生产、分销、物流、销售、售后以及逆向物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多层特点:

        第一,涉及大量的经济主体。

        第二,涉及大量的多元化资产,如原材料、生产设备、产成品、运载工具、托盘等。

        第三,涉及大量的活动,有商业行为、物流行为、资金支付结算等。

        面对复杂的产业场景,单一的区块链技术无法承受产业主体从事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科技需求。区块链+供应链金融这种说法本身就是对区块链的过于吹捧。区块链是众多智能、智慧供应链金融科技的重要手段之一。相比区块链+供应链金融,融合性金融科技+供应链金融的表述更恰当。

3

市场亟需融合性金融科技

        区块链似乎只实现了各种单证凭据的电子化问题,让资金端的信用更加客观,但没有解决供应链中资产本身的问题。

        这涉及到区块链赋能的另一方面,就是资产端的底层交互客观化问题。比如,如何得知集装箱里的货物是否完好?这是区块链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像物联网这样的技术加入,多层技术相互融合的金融科技来实现,这是关键。

        具体而言可以分为四个层级:

        第一层,感知层。比如物联网、人工智能这些技术可以让每个产业主体在任何时点、状态下的活动数据能够客观地获取并有效传递。这样才能有效控制金融活动中的风险。

        第二层,计算层。获取、传递数据后,需要数据本身的价值来指引行为,这就涉及到计算层,其涵盖移动边缘计算、云计算、大数据等。

        第三层,流程层。当大量的经济主体在涉及大量的资产活动时,在不断交互的过程中,产业流程的管理就涉及区块链的问题。

        第四层,模式层。如何把供应链实现全程可视化。

        无论是区块链本身还是融合性的金融技术都不能解决金融中的所有问题。金融环境的净化、金融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和系统工程,制度法规建设等都是需要的,不要过于夸大某一要素发挥的作用,区块链亦是如此。

        金融科技需要体系化、融合化发展,没有任何一项单一技术能解决金融产业中复杂的现象。


【版权提示】网盛产业互联网研究院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xw@netsun.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关于研究院网经社关于网盛
© 生意宝(002095)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10002000015号 工商执照 浙ICP证  网络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