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盛产业互联网研究院 - 产业数字化与产业互联网研究服务平台!

网盛产业互联网研究院/最新动态/正文

稳健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不动摇

作者:记者 孟扬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2019-03-13

        金融改革发展在每年全国两会上都备受关注,今年也不例外。如何理解货币政策内涵?未来金融改革的关键任务有哪些?金融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并推动创新?这些问题可以从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透露出的信息中寻找答案。

        货币政策要兼顾内外平衡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与之前“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在表述上出现一些变化。

        这是否意味着货币政策将偏向宽松?对此,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3月10日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一个内容非常丰富的政策取向。“我们现在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没有提‘中性’,更简洁。实际上,稳健货币政策的内涵没有变。”

        易纲称,今年的“松紧适度”,主要体现在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速大体上和名义GDP的增速一致,这就是松紧适度的概念。另外,“稳健”也要求货币政策在结构上更加优化,即进一步加强对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支持。

        易纲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还要兼顾内外平衡,要以国内的经济形势为主,同时兼顾国际和中国在全球经济关系中的地位及外向型经济等方面。

        如何理解稳健货币政策松紧适度的“度”?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认为,松紧适度的“度”主要体现为总量要合理,结构要优化,从供需两端进一步改善和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应建立对银行的激励机制,主动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刘伟表示,金融的主要问题不是货币总量、流动性总量问题,而是结构和资金使用效率问题。此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有效,要发挥刺激需求、扩张需求的作用。从总体上看,遏制需求增速下滑的趋势是短期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不动摇

        金融改革的目标是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近年来,金融改革与发展始终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在重要位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明确的量化目标,大型商业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要增长30%以上。

        “大银行业普遍设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专门做小微企业贷款;今年要求大型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要增长30%以上,我相信能做到。”3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两会“部长通道”表示。

        对于金融体系中普遍存在的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题,多位代表委员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表示,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应梯度解决,必须先解决融资难,再解决融资贵,应畅通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充分发挥市场在资金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刘尚希还谈到,要重视金融科技的力量。他举例称,在浙江,蚂蚁金服、网商银行等民营金融机构在给小微企业贷款时可以零人工干预,极大提高了服务小微企业效率,而这些背后是金融科技基础上的风控体系建设,运用金融科技可以实现金融机构盈利与小微企业发展的双赢。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周桐宇也提出利用数字技术为小微企业融资的建议,“利用数字技术开展线上风控,通过高频的移动支付收付款数据等多维度动态数据生成风控结果,替代传统线下风控,并据此进行线上放贷。”

        周桐宇认为,这种互联网贷款模式初步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的触达、成本、风险等难题,给民间资本参与小微融资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通过改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加强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化解处置。

        3月6日,郭树清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代表团驻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前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到了多方面风险,包括不良资产风险、流动性风险、影子银行风险、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等。这些风险都还在,有的有所缓和,有的有所调整,但总体上还需要高度重视。防范风险是金融业永恒的主题,必须高度重视,把工作做好,一刻也不能疏忽。

        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行长徐诺金看来,金融业本身就是风险管理行业,风险点多、面广,呈现隐蔽性、复杂性、突发性、传染性、危害性的特点。他认为,要通过改革的办法、发展的办法解决问题,在改革和发展中防范风险。

        多位代表委员表示,当前金融风险总体可控,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潜在风险不可忽视,接下来仍需监管部门优化监管机制,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

        “要分清风险的层次,避免政府越位。”刘尚希建议,风险是分层次的,有微观风险和宏观风险,只有宏观风险,即具有公共性的风险才是政府的责任;而微观风险是市场主体的事情,如果对宏观风险和微观风险分不清楚,“眉毛胡子一把抓”,很可能导致政府越位,不利于增强微观主体活力。

        继续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

        去年,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按下快进键,从去年年初到去年年末,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等多领域金融业开放措施接连落地。根据全国两会传递出的信号,今年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将进一步扩大和深化。

        易纲表示,对于金融业对外开放,按照“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的要求坚定不移地落实。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胡晓炼表示,近期金融业对外开放力度较大,特别是资本市场开放势头比较喜人。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保持较好势头,说明中国的开放是全方位的,不仅在金融领域,而且营商环境的优化对实体经济领域吸引外资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这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之一。

        不过,金融对外开放在促进竞争、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源的同时,也将给宏观经济调控和跨境资金流动管理带来一定挑战。为此,多位代表委员建议,一方面金融对外开放应把握好节奏,合理安排开放顺序;另一方面国内金融监管应加快补齐制度短板,确保监管能力与对外开放程度相适应,特别要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分析和预警,严防跨境资本异动对经济金融稳定带来冲击。

                                                                                                      责任编辑:杨喜亭


【版权提示】网盛产业互联网研究院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xw@netsun.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关于研究院网经社关于网盛
© 生意宝(002095)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10002000015号 工商执照 浙ICP证  网络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