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互联网的变迁
产业互联网其实由来已久,产业互联网1.0实际是作为信息撮合的平台解决了信息不透明的问题。
到了产业互联网2.0阶段,除了解决信息问题,B2B的公司开始涉入货流、资金流,通过仓储、物流、金融等各种手段来替代传统经销商的位置。
到了3.0,产业互联网又往上走了一步,进入生产环节,通过对下游大量数据的渗透,了解下游用户需求来指导上游的生产。
可见的未来,我们赢城认为大家共同要实现的是数据的闭环,或者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要在交易每个环节都提供价值,从解决信息效率的问题到解决交易效率的问题,再到解决交付效率的问题,以至于解决生产效率的问题。当我们真正能够实现数据的闭环,它就能够真正产生产业链的平台。
产业互联网“铁三角”
基于产业互联网,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1
第一,产业类型分析,有三种商业模式,交易型产业互联网、服务型产业互联网和产品型产业互联网。
特别要强调第一种模式,过去中国大部分的投资人和创业者都把产业互联网简单地和B2B电商交易型划等号,交易型产业互联网是产业互联网,但产业互联网不等于交易型。
而在美国形成高市值的恰恰是服务型产业互联网和产品型产业互联网。
2
第二,使用人群分类,马云在2006年说过B2B这个词不能简单理解为企业对企业,只要是互联网,它最终一定要落到企业中的人,也就是说是商人对商人(Businesspeople to Businesspeople)。
企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也有用户一说,有三类用户:在职员工、中介黄牛、自由职业者。
3
第三,在产业互联网方面,一定要做中美对标,排列组合,有四种:美国有的中国一定会有、美国有的中国不会有、美国有的中国必须做一些改变才会有、中国有美国不会有。
产业互联网的“先发优势”
产业互联网平台和消费互联网平台完全不一样,前者的经营壁垒主要来源于四个字——先发优势,可以具象化表现为三个因素。
1
一是信任度
与传统企业做生意极度依赖于信任度,而信任度的建立需要经过反复长期多笔交易才能慢慢实现,而且每一笔交易都要按时支付、按时发货。一旦建立了信任度,企业对平台建议的接受度就会大大提升,这对平台未来盈利模式多元化发展以及战略落地都十分关键。对于任何一个新入局者而言,建立信任都是无法跳过的阶段。
2
二是数据
众所周知,数据必须有足够长的时间、足够多的维度上的积累才能奏效,而后来者在数据方面的积累一定比先发者少,所以大数据层面的壁垒后来者也很难赶超。
3
三是科技
数字化工具的迁移成本极高,牵扯人员培训、系统流程改造等一系列复杂的工作,因此,一旦数字化工具得到整个产业链的认可,拥有了一定的使用路径依赖,就会成为一个极高的竞争壁垒。
在产业互联网领域,想得长比想得大更重要,如果能保持盈利状态,持续稳定地发展,做的时间越长,就会越轻松,竞争壁垒就会越高。
产业互联网的价值
1
一方面,产业互联网解决企业面临供应链不确定性难题、转型升级难题、产融结合难题。
首先,产业互联网解决企业所面临的全局性供应链不确定性问题。由于疫情与经济增长乏力、全球债务高企、贸易战等一系列因素叠加,使得企业的贸易受阻、供需两端都不稳定,成本高企、现金流断流、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浮出水面,企业面临的已不是单点的不确定性,而是全链条、全产业、区域性或全球性的不确定性及供应链脆弱性。对企业来说,实体企业自身是难以解决全局性的问题。搬迁并不现实,唯一的出路就是“就地升级、抱团取暖”,基于产业集群,通过服务外包推动精细化分工与协作、帮助企业专注于核心竞争力,二是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手段来实现数字化供应链。
其次,产业互联网解决企业所面临的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供给侧改革是一个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在动力层面,产业互联网的目标是推动产业整体升级、实现共赢,而大多数核心企业缺乏共赢思维,他们没有动力去服务全产业,推动行业结构性改革,在此基础上,产业互联网平台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合适人选”;在能力层面,企业转型升级最大的困难在于旧体系对新体系所需资源的占用甚至对新体系的排斥和阻碍,产业互联网不仅可以为企业旧体系提供了优化升级方案(如集采、优化物流路径......),还可以通过非核心业务外包帮助企业“腾出手”来创新、构建新体系与新竞争力,进而在竞争中胜出;优胜劣汰使产业整体升级,进而推动制造业供给侧改革、金融供给侧改革、流通供给侧改革等等。
最后,产业互联网为产融结合提供连接器。不同于国外,中国金融资源是稀缺的,中小企业发展最大的痛点就是融资。虽然国家高层三令五申推动银行服务中小企业,但实际落地过程中还是有不少阻滞,最突出的问题有四点,一是供应链本身出现问题、绩效不优甚至断链,二是信息不对称,三是结构无法闭环(包括核心企业不配合的问题),四是传统银行机构的理念、制度、技术升级需要时间。实际上,供应链金融风控的四个工具“数据、资产、信用、结构”,产业互联网平台都可提供。
2
另一方面,产业互联网是政府培育和管理地方生态的出色合作伙伴。
企业面临全局性供应链的难题、转型升级的难题、产融结合的难题,政府对如何精准施策帮助企业发展、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招商引资、稳增长、扩内需等也多少感觉茫然。
“生态”这个词不仅适用于商业界与自然界,每个地区都有一个生态,政府是一个地区生态的建设与管理者,但是,政府无法仅凭一己之力建好生态,需要借助市场的力量,需要借助生态服务商的力量。而产业互联网本质是现代供应链,核心职能就是生态建设与管理,基于产业互联网上企业的数据,政府可以精准施策;有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筑巢引凤就能更容易实现。
新基建推动产业互联网驶入快车道
2020年4月20日,发改委为“新基建”给出了新的定义,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包括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等,这些新基建将全面推动产业端的数字化变革。
新基建,也是产业互联网发展的基础。相对于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对数据采集精度、传输速度、存储空间、计算能力和智能化加工应用的要求大幅提高,迫切要求加快以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为核心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筑牢产业互联网发展的基石。
新冠疫情催生产业互联网迅猛发展。疫情防控期间,远程办公、在线教育、健康码和智慧零售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迅猛,对疫情防控模式下增强经济发展的弹性和韧性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通过这次疫情,人们对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潜力和对新基建的巨大需求有了新的认识,也证明了加速新基建落地,推动产业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必要性。
新基建可以推动产业互联网向纵深发展,加快产业数字化进程,打造数字化企业,构建数字化产业链,塑造数字化生态,以数据流引领物质流、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培育新业态、新模式。与此同时,产业互联网是新基建的需求来源,将引导新基建的建设方向和重点建设领域,避免无的放矢,盲目建设,对新基建起到反哺作用,增强新基建的“乘数效应”和外部效应。
随着5G时代的到来,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的不断完善,产业端数字化、智能化升级速度将大大加速。新基建发展将为产业互联网提供网络/软件基础、终端/硬件基础。在此基础上,产业互联网才更容易去落实新的商业规则与模式、新的产业组织形态、新的供应链。
产业互联网定义:产业互联网是指利用互联网连接企业与企业之间商品流通,提升产业链与供应链协同效率,具体包括B2B电商平台、供应链金融平台与网络货运平台等多种平台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