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融资难与贵是世界性普遍难题。供应链金融依托供应链内核心企业的信用,打破以往依赖不动产抵押,依据流动资产提供无需担保融资,解决了链内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成为近年来广为推崇的金融服务中小微的方式之一。
目前,我国供应链金融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渗透率较低,存在组织模式单一、资本运作能力不足、运行主体合作性与效率低,信用信息传递不透明、风险防范问题突出等问题。尽管发展多年,国内针对小微企业的供应链金融产品仍颇为有限。
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在市场强烈需求的牵引下,越来越多的新金融机构将供应链融资视为服务小微企业的新尝试,积极开展等多种形式的供应链金融创新业务。通过科技赋能,打破信息不对称,打造数字信用,为供应链中的小微企业提供高效、低成本、风险可控的普惠金融服务。
供应链金融汇聚“四流”,实现普惠纾困中小微
供应链金融汇聚“四流” 成为普惠金融的新生力量,也是金融服务纾困中小微的良方。许多新金融机构创新性地将原本分散的产业参与者,通过构建的信息平台连接起来,形成了新的供应链金融供给模式或生态。
他们通过构建新的产业供应链,在把握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的前提下,通过技术手段的应用,将链条内各类信息汇聚,实现全链条信息可查、可追溯,保证真实性,打破信息不透明,增加了各环节企业获得融资的可得性,实现了通过构建供应链带动资金流与风险可控。
在条件更为贫乏的农村金融里,供应链金融发挥了更大的能动性。以新金融企业大麦理财的农业供应链金融生态体系举例,其借助核心企业信用提升供应链上中小微农村企业或是农户的信用,拓展了融资渠道,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累积成交额超过45亿元。
大麦理财董事长刘超介绍称,大麦做供应链金融一是为了普惠,另外是为了这类资产比较可控,为投资人提供稳健的资产,这也是大麦理财的核心竞争力的体现。除了传统的三农优势板块,大麦的供应链金融今年也会在基建、能源等板块发力。
可见,创新构建供应链金融,解决了普且惠的问题,提升了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构建起一个广覆盖、低成本、可持续的普惠金融体系,开启了普惠金融发展的新篇章。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希淼表示,供应链金融自身带有“普惠性”,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供应链融资能够盘活企业信用,提升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
刘超认为:供应链金融通过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链接核心企业与多级上下游企业、以及金融机构,提供金融风控方案,实现多级信用穿透,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即顺应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要求,也是对普惠金融的完美实践。
供应链金融,兼具着产业和金融的双重属性,是有效纾困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有效渠道,对实体经济有着强大的赋能作用。作为优质资产,供应链金融是各路企业、金融机构、互联网科技公司等争相布局的热点,正成为新的蓝海。
金融科技再赋能,数字信用打通最后关口
风险管理是金融的本质与关键。传统供应链金融以核心企业为中心,辐射范围有限、深度不足,一旦核心企业信用出现问题,会加大整个风险。众多新金融机构正通过金融科技赋能,将企业数字转化为信用资产,以克服传统供应链金融存在的弊端,打通普惠融资最后难关。
有业内专家指出,在金融科技的助力下,供应链金融将拥有更好的风控手段。供应链金融创新,改变了企业授信方式,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发展数据化供应链金融,将传统的企业主体信用转换为数据信用,提升供应链金融的风控能力,降低业务综合成本,彻底破解中小企业抵押物不足的融资难题。
刘超表示:通过分析从不同的渠道获取的公开数据,可判断用户特征,将数据信息转化为可做风险评估分析与定价的数字信用,这是供应链金融创新的关键。大麦理财利用大数据研发了“疾风”系统,通过做小微企业或经营者的经营状况画像,形成立体化的风控体系,解决了风控难题。
运用金融科技,还可连接链内参与主体的数据信息,实现信用信息在线共享,造成实质的信任流通,为供应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资渠道。从共享信用的角度改革供应链金融,降低链条上供应商的融资成本,提高供应链链条的竞争力和效率。
例如,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技术,有利于解决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的信息孤岛问题。在区块链架构下,系统可对供应链中贸易参与的行为进行约束,对相关的交易数据进行整合,形成线上化的合同、支付、单证等完整记录,以证实贸易行为的真实性,提供丰富可信的贸易场景。
区块链不可篡改和数据可追溯的技术特质,可以解决多级供应商的信用问题。“区块链+供应链”的模式,也能为资产更安全高效提供更为可靠的保障。像蚂蚁金服与腾讯都选择了“区块链+供应链”发展模式。此外,智能合约则能防范履约风险。
刘超补充说到:未来,市场竞争已经不再是企业和企业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在人工智能及区块链等金融科技赋能助力下,供应链金融将持续升级,通过数据信用以及共享信用,构建全新产业链金融生态,实现对产业链条上所有中小企业的全覆盖融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