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 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绝大多数的平台型企业提供了新的生存良机。伴随产业的深度数字化,一种可以称之为产业赋能平台的新的商业形态应运而生。通过向产业端的渗透,产业赋能平台跳出平台模式单一追求流量扩张的路径依赖,凭借产业控制力的强化来降低平台噪声、实现用户锁定和消解负面网络效应。#
随着互联网红利的宣告终结和平台间竞争的深化,越来越多的平台陷入了流量圈占的路径依赖,其中极少数凭借先发优势和系统优势成为了一个阶段内垄断流量的头部平台,而绝大多数则在头部平台流量黑洞的吞噬下,要么倒下在扩张的半途,要么在不温不火中趋于崩溃或沦为他人的猎物。
面对扩张是找死、不扩张是等死的两难困境,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绝大多数的平台型企业提供了新的生存良机。伴随产业的深度数字化,一种可以称之为产业赋能平台的新的商业形态应运而生。它在交互端融合平台模式的全部优势,同时通过一系列产业端的基础设施投资和智能化再造弥补了后者的不足。通过向产业端的渗透,产业赋能平台跳出平台模式单一追求流量扩张的路径依赖,凭借产业控制力的强化来降低平台噪声、实现用户锁定和消解负面网络效应。
但是,平台型公司不是向产业赋能平台模式转型升级的唯一力量,很多产业都在涌现出明显的“双雄会”现象——传统价值链型公司和交易平台型公司分别从产品(或服务)和交易两端向产业赋能平台进军,例如房地产交易产业的链家和58同城、大家居产业的欧派和艾佳生活、酒店产业的未来酒店和携程网等等。
如果说从传统价值链模式向产业赋能平台模式的变革是一场从产品到平台的彻底重生,那么从交易撮合平台模式到产业赋能平台模式的演进更像是一场从平台到平台的自然进化。全息化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在交易环节互联网化的基础上实现全产业环节的数字化、在平台扩张的过程中探索多平台模式构成了互联网信息与交易撮合平台继续向前进化的全部核心要义。
互联网信息与交易撮合平台面向智能化产业赋能平台的进化大体分为四个阶段:平台稳固、平台增强、平台进化和平台扩张。在平台稳固和平台增强两个阶段,交易撮合平台将在交易平台模式的范畴内通过自我净化和提升夯实模式本身的竞争力,同时又为后续面向产业赋能平台的进化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在平台进化阶段,由于在前两个阶段已经在一系列的数字化能力上有了深厚积淀,平台将进军产业,通过新建数字化产业基础设施或对传统的产业资源进行数字化改造,并构建一系列的赋能工具和机制,正式由交易撮合平台进化为产业赋能平台。在平台扩张阶段,产业赋能平台将通过平台嵌套和平台包络两种模式实现从单一平台到多平台的构建,多平台一方面将进一步拓展平台的用户和产业边界,另一方面也将在包括大数据、智能化技术等在内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层实现平台最大范围的协同效应。
平台稳固:解决方案扩展和交互界面的无缝化
平台稳固是互联网信息与交易撮合平台消解平台噪声、对抗平台弱稳定性、实现平台迭代和最大化降低平台负面网络效应的第一步,也是交易平台得以持续发展和继续向前进化的基础。平台稳固阶段的具体举措包括:平台解决方案边界的确定和持续扩展、平台交互界面的无缝化构建。
首先,定义平台的解决方案边界。
平台的边界取决于平台的创业初心。由于平台的开放性,平台边界往往不会受到平台资源的硬性约束。相比管道型模式遵循的“我有什么”所以“我能做成什么”的从自我出发的路径依赖式战略思考逻辑,平台模式采用的是“我要成为什么”所以“我需要整合什么”的从顾客端出发的价值创新型战略思考框架。“我要成为什么”在表象上外显为平台使命或平台的创业初心,但内核是平台的顾客价值定位,即平台致力于帮助顾客解决何种问题。正如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所说:解决问题已经成为新时代最为重要的创业初衷。以国内两家知名交易平台为例,淘宝网在“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使命引领下已经成长为融合交易、支付、物流、金融等多元业务的枝叶繁茂的阿里生态帝国,唯品会则始终坚守打折平台定位,聚焦时尚领域为顾客提供富有性价比的折扣正品。
平台应当跟随使命的迭代拓展解决方案边界。以打造产业赋能平台为目标,交易撮合平台虽然并不主张解决方案的无界化扩展,但跟随平台能力和竞争环境的变化,平台依然需要在使命迭代的引领下通过边界扩展实现解决方案的进一步完整化。以“让出行更美好”的滴滴平台为例,曾经在使命的引领下拓展了专车、优选车、顺风车、单车、摩托车等多元业务,为顾客提供多样化的出行解决方案,但出于未来新能源汽车和无人驾驶技术赋予“美好出行”的新内涵,滴滴已经将推动建立新能源汽车及配套服务体系、发展智慧交通和无人驾驶列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
其次,基于平台边界不断充实解决方案。
在定义平台一个阶段内的解决方案边界之后,平台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从产品、服务、内容三个维度充实解决方案。在解决方案扩展上获得先发优势、速度优势和规模优势的平台将取得合并其它同类平台以及向产业赋能平台继续进化的优先权,如滴滴、美团、58同城、优酷、蘑菇说等等。
围绕顾客生活场景的无缝化界面扩展
互联网信息与交易撮合平台曾经在与线下传统企业(包括传统价值链公司和线下平台公司)的博弈中展现出巨大的竞争优势。但时至今日,仍然有85%的实物零售消费来自于实体店,线下门店依旧是实物消费的核心载体。未来,随着AR/VR、传感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的成熟,线下门店将逐步走向数字化、智慧化,在顾客的消费渠道占比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因此,从线上走向线下,互联网交易平台的落地将是平台界面扩展的第一步。
不仅如此,数字化技术正在加速渗透和改造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并催生出无处不在的消费场景,例如社交、游戏、各种智能终端近年来都在成为新的消费入口。平台在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界面体系的基础上,还需要时刻关注新场景和新模式的出现并积极布局,以稳固平台地位并为顾客提供“随时、随地、随性”消费的良好体验。
通过一系列的扩展活动,平台能够稳固解决方案和界面两大主干支架,从而极大提升平台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平台需要以供需两端的用户体验为核心,进一步强化技术投入,凸显互联网交易撮合平台模式本身的竞争力。
平台此时的技术投入主要发生在平台的界面端,目的是提升平台用户体验和平台用户之间交互的精准度和效率。主要包括:
提升顾客端消费体验的技术投入,例如以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技术为代表的新设备及显示技术、以射频识别(RFID)和信息传感设备技术为核心的物联网技术、以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为基础的智能机器人技术等等。以服装产业为例,越来越多的公司大规模采用这些技术进行智慧门店的打造,它们利用VR/AR试衣镜为顾客提供试穿便利,利用RFID物联网技术建设智能货架、智能试衣间等来改善顾客的门店内体验,甚至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智能机器人来为顾客提供智能化的导购推荐服务。
提升供给端使用体验的技术投入,例如打车平台Uber为了节省司机空车时间和提升司机获客效率构建的司机端需求预测热图(Heat map),淘宝、美团等实物商品或服务交易平台为了提升商家营销效率投入开发的精准营销和获客技术,美拍、抖音、快手、喜马拉雅等音视频分享平台为内容创作者提供的音视频编辑与处理技术等等。
提升供需双方交互精准度和效率的技术投入,集中体现为建立在大数据基础上、实现精准撮合的技术性算法。例如,作为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信息推荐与分享平台,今日头条能够在5秒钟内通过机器学习的算法解读使用者的兴趣DNA,并在用户每次动作后的10秒内更新用户模型,从而为用户精准推荐为他们量身定制的各种资讯。亚马逊、淘宝、云集等商品交易平台同样在算法技术上进行持续投入,从过去“千店一面”的格式化界面走向“千店千面”的定制化界面,为顾客提供精准、高效的个性化购物体验。
平台进化:深入产业,构建数字化赋能型产业基础设施
构建产业基础设施
构建产业基础设施是交易撮合平台迈向产业赋能平台的关键步骤,它将使得交易撮合平台过去沉淀的数据和数字化能力有条件渗入产业,并转化为产业的实际生产力。
平台需要在“最简价值链”中定位产业基础设施。最简价值链是指价值创造和交付过程中由那些必不可少的环节组成的基础链条。以消费品产业为例,传统价值链包括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品牌营销、一级代理、二三级代理、终端零售服务等多个环节。但在去中间化的平台架构下,其中诸如一级代理、二三级代理甚至品牌营销都属于本身并不创造价值的多余环节。去除这些中间环节,消费品产业的最简价值链将简化为: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终端零售。最简价值链所产生的能力是产业创造者进行创意试验和变现的必备能力,因此也是产业赋能平台构建产业基础设施的方向所在。例如,优酷土豆、爱奇艺、腾讯视频等中国领先的视频平台在向产业赋能平台升级的过程中,都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帮助用户创造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UGC)和扶持专业合作伙伴创造内容(partner generated content,PGC),包括通过自建或与影视制作方合作的方式进军视频内容制作环节等。
实现产业基础设施的模块化和可调用
平台投资产业基础设施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自主参与产业经营,而是为了通过产业能力集成赋能产业中的创造者,充分释放产业内的创新力量。因此,平台必须实现产业基础设施的的模块化以实现产业能力的随需调用。
平台需要构建模块化、积木式的产业赋能中台。中台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军的作战体系,美军通过在中台沉淀和集中强大的作战能力,形成对前线小分队依据战场情况灵活作战的即时支持。在产业赋能平台模式中,“大中台、小前端”式架构被广泛采用。平台将核心业务或核心产业能力下沉至中台,通过中台对能力的集成和封装形成模块化的服务能力,最终服务于前端的产业创造者。阿里巴巴是中台架构的较早践行者,早在2015年阿里巴巴即提出“中台战略”,将商品、交易、会员、营销、结算等贯穿电商运营全流程的基础能力收敛至中台,为前端淘宝、天猫、聚划算等多个业务纵队提供基础服务支持。在阿里巴巴的规划中,中台不仅需要将基础能力标准化和规范化以为前台提供支持,还要能够在与前台的互动中发现新的能力,并进行新能力的开发、注册和能力列表更新。
平台扩张:在平台演化中探索多平台协同模式
经由平台进化阶段,交易撮合平台实现了面向产业赋能平台的进化,但平台仍然保持单一平台的发展框架。而在平台构建产业基础设施的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可能性使得平台发生从单一产业平台到多产业平台的衍生,多产业平台最终将在数据和价值协同层面产生复杂的智能化协同效应。
单一产业平台成长为多产业平台的手段主要包括:平台嵌套、平台包络和平台生态化。
平台嵌套
平台嵌套是指平台为深化原有的解决方案而在主干平台内部衍生出单个或多个子平台的过程。以视频平台为例,消费者在观看视频时往往会产生分享视频信息和感受的需求,视频平台与社交平台具有较高的需求侧互补性,因此大部分的视频平台都会选择内嵌社交网络平台来构建植根于视频平台的用户社交圈。
平台包络
平台包络是指当平台提供者从一个平台市场进入相邻的平台市场时,利用共同的用户基础以捆绑的形式提供多平台服务。与在主干平台内部衍生出的嵌套子平台不同,平台包络是在主干平台之外的单个或多个互补品领域衍生出单个或多个平行平台的过程。例如,阿里巴巴在交易平台的基础上衍生出了支付平台、物流平台、云计算平台等一系列的平行平台,这些平台相互协作形成了面向平台用户的平台包络,从而为平台上的商家提供了更加完整的生意解决方案。
平台生态化
平台生态化是指平台在经由平台嵌套或平台包络形成多平台体系之后,平台将各个平台的冗余能力开放给平台用户之外的其它用户群体,从而形成平台生态系统的过程。以亚马逊为例,亚马逊在平台进化过程中构建了全球领先的强大物流平台,而亚马逊物流平台服务于亚马逊交易平台上的商家之外,也将多余的能力开放给其它的商业用户,甚至包括亚马逊的竞争对手,这是平台生态化的典型过程。亚马逊云计算平台的形成过程同样如此,经由多个平台对不同用户群体的开放,亚马逊已经进阶成为一个无比复杂的平台生态系统。
多平台智能协同
基于数据化智能的网络协同效应正在成为未来智能商业竞争力的核心,而由多平台组成的平台生态系统将能够让多平台在与多用户的交互过程中产生的海量信息得到并联,从而在智能商业世界产生难以想象的数据网络张力或数据网络协同效应。以阿里巴巴为例,淘宝平台2018年的成交总额达4.82万亿,菜鸟网络日处理数据量超过16万亿条,支付平台在2018年双十一当天的支付峰值超过每秒20万笔,这些海量数据的协同将产生无法预测的创新效应,并使得创新更加精准和高效,新零售物种盒马鲜生的横空出世和一炮而红就是典型例证。
与消费互联网时代交易平台的一家独大格局迥然不同,产业互联网背景下的产业赋能平台将百花齐放。经由平台稳固、平台增强、平台进化和平台扩张四个阶段,互联网信息与交易撮合平台将进化为智能化产业赋能平台,甚至由多个产业赋能平台组成的复杂的平台生态系统。各个领域产业赋能平台的涌现将共同引领我们进入智能化的未来商业,这个世界的一切工作将围绕创造展开,并由人类的想象力驱动向前。
产业互联网定义:产业互联网是指利用互联网连接企业与企业之间商品流通,提升产业链与供应链协同效率,具体包括B2B电商平台、供应链金融平台与网络货运平台等多种平台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