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500,足以成为优秀的代名词。近日,中国工商银行凭借良好的经营业绩、优秀的创新能力、完善的公司治理及稳健的股东回报,从A股3500多家上市公司中脱颖而出,连续第二年登上“2018 CCTV中国十佳上市公司”榜单。
不仅如此,工商银行在国际上也揽获殊荣。近日,在英国《银行家》(The Banker)及《专业财富管理》(PWM)杂志开展的全球私人银行评选中,中国工商银行从众多同业中脱颖而出,获得“中国最佳私人银行”大奖,标志着工商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进一步得到国际认可。
2018年10月16日,工商银行与民营骨干企业在京签署《“总对总”合作协议》。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在过去的一年中,工商银行是如何实现经营发展稳中有进的?又重点做了哪些工作?让我们一起回顾工商银行的2018年,看该行深化民企服务、发力精准扶贫、聚焦金融科技的精彩故事。
只唯客户优劣
深化民企服务
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工行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坚持“不唯所有制、不唯大小、不唯行业、只唯客户优劣”,努力实现与优秀企业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截至2018年9月末,在工行有融资余额的民营企业达到7.9万户,较年初增长11%,占全部融资企业客户数量的77%;融资余额约2万亿元,同口径较年初增加1000多亿元,余额在同业中保持领先;平均贷款利率5.2%,处于市场较低水平,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上发挥着大行“头雁”效应。
“银行与企业是相互陪伴相互支持的,没有好的经济好的企业,就不会有好的金融好的银行,实体永远是第一位的。”秉承这一理念,工行将对民营经济的支持落实到一项项行动中去。2018年10月16日,在工行总部,该行与诸多民营骨干企业举行座谈会,并在会后与100家民营骨干企业签署了“总对总合作协议”,涵盖装备制造、食品饮料、环境保护、交通运输、IT与电信、纺织、化工等多个行业。同时,工行还将与其中部分企业开展市场化、法治化的债转股合作,助力民营企业优化财务结构、提升市场价值、增强发展后劲。
记者了解到,自“总对总合作协议”开展以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工行已通过多种渠道为民营企业提供了近百亿元的融资支持,其中净增贷款42亿元,增幅5.15%;新发行非金融企业债券24.5亿元;首批创设民企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成功帮助三家民营企业完成共计15亿元的债券发行。截至2018年10月末,在工行有融资余额的民营企业近8万户,较年初增长8%,占全部融资企业客户数量近八成;融资余额2.1万亿元;平均贷款利率5.1%,处于市场较低水平。
工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工行将在四个方面进一步提升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一是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要求,加强货币政策传导,继续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投入和支持力度。二是进一步坚持分类指导和差异化的政策,让优秀的民营企业成长得更好、走得更远。三是进一步推进金融服务转型,从单一的信贷服务提供商加快转变为综合金融服务的提供商,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加综合化的金融服务。四是进一步发挥好财务顾问的作用,加强投资银行服务,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当好参谋,帮助企业实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传播工行温度
加大扶贫力度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员令已经下达。作为国有大行,工行勇担脱贫攻坚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坚持履行精准扶贫。为了支持脱贫攻坚,工行全行动员,出钱出力,融资融智,结合自身实际,围绕金融扶贫、教育扶贫、产业扶贫、卫生扶贫等多个领域想办法、出实招、见成效。目前,工行近1100名专职扶贫干部遍布全国26个省份,两年专项招聘800多名贫困大学生就业,金融扶贫贷款余额近1450亿元,电商、区块链、大数据、期货保险等新技术、新服务运用于扶贫一线……点滴付出化作扶贫活水,精准浇灌出一朵朵幸福之花。
推动脱贫,关键在人。在信息封闭、资源匮乏的大山深处,扶贫干部是落实扶贫政策的重要力量,也是联系各方的桥梁纽带。为此,工行每年向扶贫点派驻素质全面的优秀干部,目前,全行有近1100名专职扶贫干部工作在扶贫一线,带班子、结对子、出点子,足迹遍布四川、贵州、云南、甘肃、新疆等26个省份。
推动脱贫,重在教育。2016年10月17日“扶贫日”当天,工行正式实施贫困大学生专项招聘计划,计划在五年内,通过有针对性地适当降低招聘条件,为1000名贫困大学生提供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短短两年,工行已签约招聘贫困大学生838人。这些贫困大学生回到家乡的工行机构就业,不仅改变了自己和家庭的命运,也成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金种子”。
推动脱贫,更要打赢因病致贫的阻击战。在贫困地区,因盲致贫、因病致贫的情况比较多。为了帮助贫困地区失明百姓重见光明,工行自2007年以来持续致力于慈善治盲公益事业,累计捐款已超过2650万元,为近万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了手术,并在内蒙古和云南分别捐建了一座眼科显微手术培训中心和白内障治疗中心。为建立长效公益机制,工行还在网银渠道为中华健康快车基金会开通了捐款绿色通道,截至2017年末,累计收到捐款156.27万元。该款项通过基金会全部用于治疗贫困白内障患者。
聚焦科技创新
打造智慧银行
近年来,金融科技浪潮不断改变着人们生产生活的场景,催生新的产业形态和商业景观。工行积极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坚持传承与创新的原则,加快推进金融科技创新,运用新思维、新技术、新模式,通过组建网络金融部、建立“七大创新实验室”、加快实施e-ICBC 3.0战略升级、启动智慧银行信息系统(ECOS)建设工程等一系列措施,加快金融科技的落子布局,致力于更好地发挥服务经济社会的金融“主力军”作用。
从1984年成立之初“一把算盘一支笔”的手工操作,到如今向智慧银行的全面升级,工行持续优化信息科技系统的新架构。2018年,工行启动了智慧银行信息系统(ECOS)建设工程,以“客户服务智慧普惠、金融生态开放互联、业务运营共享联动、创新研发高效灵活、业务科技融合共建”为目标,以一个依托、两个基础、三大能力为着力点,致力于为转型发展赋能,为创新领跑助力。
工行推进全客户、全渠道、全产品的业务创新服务,推动互联网金融战略从e-ICBC 2.0向e-ICBC 3.0智慧银行升级,全面构建开放、合作、共赢的金融服务新生态。工行自2017年组建“七大创新实验室”,投入300人的新技术研究团队,全面布局金融科技各技术领域,并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领域初步实现了科技价值向业务价值的转化,保持了技术水平在同业的领先地位。比如,在云计算方面,工行已实现基础设施云(IaaS)平台的落地,率先在行业内建设应用平台云(PaaS),云计算平台的服务能力、稳定性保持行业领先优势。在大数据方面,形成了以数据仓库、集团信息库为核心,各类应用集市相配合的“大数据1.0”体系,在反欺诈识别领域运用神经网络模型和流数据处理技术,实现对电子银行交易的实时监控,有效防范客户资金损失。在区块链方面,工行与贵州省政府合作,与贵民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2017年5月建设了业界首个服务于精准扶贫的区块链平台,实现扶贫项目及用款审批的透明运作,保障扶贫资金的封闭运行管理,大力支持普惠金融发展。在物联网方面,自主研发了同业首个物联网平台,在信用卡汽车分期业务和小微金融中投入实践,提升了风险控制水平。
责任编辑:董方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