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0到2021,从抗疫救援到复工复产。改变了大家对物流企业运营的认识,越是信息化程度深的物流企业,复工复产更迅速,受疫情影响越小。信息技术与传统货运物流深度融合不是可有可无,不能时断时续,而是像水电一样的基础设施,是物流企业的标配。
“互联网+”战略,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在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以科技创新、数字创新引领带动物流转型升级,加快建设现代流通体系,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交通运输部《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服务指南》,明确了八个功能模块,分别是线上交易,全程监控,金融支付,咨询投诉,在线评价,查询统计,数据调取功能等。
线上交易,是指在线组织运力,达成交易,生成电子运单。
全程监控,是指系统借助第三方数据实现运单全流程的线上化实际轨迹数据,主要依据北斗定位。
金融支付,是指能够在线支付,资金流水明细可查。
咨询投诉,是指具备查询、举报投诉、结果反馈功能。
在线评价,是指可以对承运人和托运人进行信用打分线上评级。
查询统计,是指对各类数据可分类查询和统计分析。
数据调取,是指具备让交通运输、税务相关部门依法调取数据的功能。
网络货运管理办法的据实监管和系统功能要求很细致,要求物流企业的线上化经营必须是基于线下的真实业务展开,而不是线下业务和线上业务两层皮的方式存在,不能是两套账。网络货运管理办法就是为解决这个问题而存在的。
所以,物流企业在构建自身网络货运系统时,应该以管理办法对于系统的要求作为基础性前提,以真实业务为基础,不断的深化运营迭代系统,形成物流企业自身的线上化的运力组织模式。
实际运营中涉及到的是八大流程:获得需求、线上报价、下单、跟单、结单、结算、开票、核算等。
获得需求,是指运输物流企业当天需要安排车辆的需求,可能来自于固定项目,也可能来自于客户的临时需求,可以通过和客户系统对接的方式传递需求,也可以通过使用小程序、APP的方式传递需求,如果客户不便提供,还可以通过内部在SaaS系统或者小程序的方式发布需求,总之,这一块的目的就是为了将物流企业需要用车的需求实时出现在系统里,以便及时传递给到各个运力供应方。
线上报价,是指物流企业的调度、或合作的车队、黄牛以及个体司机通过小程序、APP、SaaS版系统对于线上的需求进行报价。
下单,是指对应需求的调度或者项目经理,在系统上基于运营规则做相关配置让系统自动派单,或者是人工方式对于报价进行审验确定完成下单。
跟单,是指客服人员在系统上对于运单做跟单的相关操作,包括客户要求的及时同步运单动态信息,及时处理各类异常等。
结单,是指运输完成,整个过程无异常或者异常已经得到了处理,并且相关流程走完,回单确认,在系统完成运单的结单。
结算,是指系统化结算运费。好多车的处理方式是项目管理制,所有项目线下立项后录入系统,录入项目的额度,运单确认发车时可以申请预付款、运单确认到达后可以申请到货款,回单收到后可以申请回单款,运单过程中有任何异常需要加款或者扣款时可以在异常款里做相应处理,重大异常还可实时冻结运费,只要额度够,整个运单和请款流程就实时在发生,每段还可以单独搭建审核流程,再连上第三方支付的通道,即可一体化系统结算了。
开票,是指通过系统的实时运单,物流企业自主开票可以以此为基础,如果涉及到第三方提供税务服务也可以做系统对接实现数据的流转,便捷开票,发票管理等。
核算,是指对于应收、应付、毛利、提成这四大项的关联性核算,分时间、分项目、分线路甚至分人等做各种核算,辅助经营。
物流企业的运营系统就是要在这八大项上,偏重流程的线上化和管理动作的配置及支持,而不只是简单符合管理办法对于系统的要求就可以。物流企业在购入系统时要特别注意这个区别。
目前行业内有很多物流企业在提供系统,综合来看,提供系统支持的大部分物流企业提供的都只是满足政策需要的功能,在实际运营的这些维度上应该涉及都不够深,而系统只有在这八大项上有很细致的结构功能,才能更好形成运力资源池,才能更好支持物流企业的运营迭代,更优化运力组织的效率。
对于物流企业自身而言,至少有三大价值,一是运力资源池的建立;二是运营流程线上化;三是运营效率提升数字化。
运力资源池的建立很好理解,一年运费额过亿的物流企业,都有必要建立自己的线上运力资源池,否则所谓的物流企业运力资源其实都是掌握在个人的大脑里,虽然运力数据物流企业也都有,但是和运力的调度关系、对运力的服务能力的数据等动态运营的数据却不具备,在运营这件事情上,静态数据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这也是为何要建立线上化的原因。
运营流程的线上化,是指从需求、到报价、下单、跟单、结单、结算的线上化,这是运输物流企业的基本运营流程,当然每个物流企业在这些事项上的流程是差异巨大的,甚至物流企业内部不同项目可能都会有差异,如果没有线上化,等于是高度在依赖人员去执行流程,是要打折扣的,更谈不上效率提升的。通过系统建立,实现运营流程的线上化,是可以不断去优化流程,并且将流程沉淀到系统中,人员的流动不会影响物流企业的运营质量,也不会过渡依赖人的经验,从而实现一个稳定的运营模型。
有了运力资源池和线上化运营流程,物流企业的运营效率就可以数字化的去分析、构建、优化和重构了。而且是基于数据做分析,当然,这个优化对物流企业的最大的要求就是人员的要求,要求管理人员能够跳出经验,基于数据看效率。
系统建设不是目的,有了系统就能让物流企业效率更高也是不可能的。物流企业只有立足业务流程的线上化构建,运营的线上化执行,才能基于构建的运力资源池,和沉淀的各种数据,深度运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实现物流企业的规模性增长。
网络货运平台企业通过统一各项数据标准,不断迭代升级运力组织模式,形成符合自身的运力组织运营系统,建立物流企业的运力资源池并且和行业公共运力资源池打通,形成运力的数字画像,不断沉淀线路的运营标准,再通过共享黑名单机制建立起互联互通的诚信交易环境,规模化物流企业就可以被孕育出来了,最终就能实现全行业的规模化、效率化,实现全行业成本的降低增效。
产业互联网定义:产业互联网是指利用互联网连接企业与企业之间商品流通,提升产业链与供应链协同效率,具体包括B2B电商平台、供应链金融平台与网络货运平台等多种平台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