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出版发行的《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编》指出,“当今世界,一场新的全方位综合国力竞争正在全球展开。能不能适应和引领互联网发展,成为决定大国兴衰的一个关键。”
纵观我国互联网技术发展史,随着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入场,如今,“产业互联网”已接棒“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正成为新风口,而发展产业互联网将对网络强国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互联网逐渐兴起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蓬勃兴起、数字经济风起云涌,产业互联网迎来新风口。
一方面,政策持续利好,近年来,工信部等部门发布多项政策,从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供应链创新等角度,为产业互联网发展构建了利好政策环境。在工业互联网政策方面,1月13日,工信部网站印发《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覆盖各地区、各行业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初步建成,在10个重点行业打造30个5G全连接工厂。
另一方面,新基建项目中,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四类是发展产业互联网的核心基础设施。以5G为例,工信部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已建设超70万个5G基站,预计到2022年,全国5G基站将接近400万个,强力支撑产业互联网应用场景落地。新基建的建设,将推动产业互联网向各行业纵深发展,加快行业数字化进程,同时推动形成新的产品服务、生产体系和商业模式。
此外,在新冠疫情催化之下,B端企业对产业互联网的内在需求被激发,大量垂直产业引入数字技术,以互联网医疗、教育直播、远程办公、B2B交易平台以及在线公共服务等为典型代表的新兴数字化业态呈现出爆发态势。
产业互联网助力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
互联网无疑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变量,而产业互联网将助力制造、网络强国建设。重庆人大代表左宗申认为,“产业互联网当前最现实意义的就是充分盘活包括人才、技术、设备等生产力要素,减少浪费,实现价值,促进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发展,对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实现具有双重意义。”
在5G网络、工业互联网、AI、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持下,产业互联网打通生产、渠道、消费等涉及商品流通与交易的全链路,通过数字化的沉淀和数字化服务,最终达到制造的智能化、供应链的智能化和人工的智能化,从而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产业效率,最终实现产业赋能和推动产业升级。
从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历程来看,工业互联网作为最早提出的,将率先推进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
1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在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发布会上介绍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在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方面取得的新进展。他提到,2020年制造业转型升级明显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不断深化,新产业新业态逆势增长,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正在呈现出集群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态势,增势强劲,装备制造业的增加值比上年增长了6.6%,高技术制造业比上一年增长7.1%。
对此,工信部刘烈宏副部长近期也强调,工业互联网一定要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构筑产业大生态,有利促进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
发展产业互联网面临挑战
目前,我国产业互联网虽然具有市场规模、工业门类、供应链和配套以及基础设施等多方面优势,但是在推进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挑战也不小。
首先,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联通存在“沟通”障碍。传统产业人员缺乏对各个生产阶段抽象精炼的能力,互联网人员缺乏对传统产业的足够理解,业内更是缺乏熟知两个行业的跨领域人才。
其次,传统产业缺乏互联网生态构建能力。从体系建设上,传统产业在系统集成、软件开发、设备制造方面有待提升,融入产业互联网的技术门槛和成本较高;从平台建设上,产业互联网与金融支付互联网、商业零售互联网缺乏有效对接,缺少生产要素交易的统一平台。
最后,网络安全和防御体系需要加强。产业互联网带动面大,渗透性强,足够安全的保障体系是产业互联网运行的关键支撑。
因此,如何充分把握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机遇,还需要在人才、技术等方向攻关,使产业互联网更好地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最终实现网络强国中国梦。
产业互联网定义:产业互联网是指利用互联网连接企业与企业之间商品流通,提升产业链与供应链协同效率,具体包括B2B电商平台、供应链金融平台与网络货运平台等多种平台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