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盛产业互联网研究院 - 产业数字化与产业互联网研究服务平台!

网盛产业互联网研究院/网络货运研究中心/正文

钢铁产业互联网最新趋势早知道,钢铁物流如何实现网络货运平台运营落地

作者:网络货运平台指南来源:网络货运平台指南

2021-02-24

钢铁产业互联网特点

        传统钢铁产业链存在较大痛点,互联网对传统钢铁产业链存量的赋能空间极大。

        1)供给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下,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不断优化,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显著提升。但钢铁行业集中度仍较低,且产业布局不平衡,仍有较大的优化空间。

        2)流通端:非结构化分销渠道在钢材销售渠道中仍占据较大比例,传统钢铁贸易流通环节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痛点明显。

        3)需求端:从钢铁行业下游需求行业分布来看,需求主要来自建筑和机械行业,占总需求的72.4%。钢铁下游需求波动性较强,受内外部宏观环境影响较大。

        钢铁产业互联网价值凸显,通过构建数字化和供应链协同,解决供需错配,未来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1)提质增效:引导钢铁行业健康发展,指导上游钢厂合理排产、智慧化制造,促进钢铁行业转型升级;

        2)降低市场不确定性:通过数据化渗透,打破传统供应链条存在的模块分割、数据孤岛,实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三流合一;

        3)优化流通:压缩和优化流通环节,促进钢厂和下游中小用户零单采购需求的高效对接,助力上下游企业降本增效;

        4)生态共享:突破资源束缚,呈现更加开放、包容的产业业态融合。

        数智化、中台化及技术应用将筑牢产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根基,生态化是产业互联网发展的高级阶段。

        产业互联网驱动钢铁供应链数智化转型升级,中台化将成为产业互联网核心竞争力,技术应用将提升产业互联网平台智慧服务能力,钢铁产业互联网平台最终将从商业化规模增大演变为钢铁协同生态的扩张。

01.png

传统钢铁产业链痛点分析

        中国钢铁产业布局欠佳,供需不匹配,形成了“北材南运”的供需结构,且传统的钢材流通是以“层级式”经销商代理的分销模式为主,供应链模块分割、存在信息孤岛,面临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无法“三流合一”的痛点:

        1)信息流层面,传统钢铁分销网络面临信息多层传递的痛点,同时交易流通链条繁复导致交易成本居高不下,需求反馈信息回流不畅导致钢材供给与需求不对称。

        2)物流层面,产业布局分散形成复杂多样的钢铁物流困境。

        3)资金流层面,产业链中下游资金压力大,金融支持不稳定。

02.png

        1、信息流:有效信息匹配不透明、需求反馈回流不畅

        传统钢铁分销网络存在商流契约不完善、定价模式单一等问题,信息流存在多层传递和需求反馈信息回流不畅的痛点,且分销商内部的高层次人才较少,传统钢铁产业链自身内生性改造升级难度大且需要较长时间。

        对下游采购端来说,存在流通链条层级多、交易环节繁复、效率低下,交易成本较高、线下采购流程不透明等痛点。对上游生产端而言,存在供需信息匹配难度较大、交易不确定性强、营销模式单一等痛点。

03.png

        2、物流:产业布局分散成复杂多样的钢铁物流困境

        历史产业布局使得钢铁物流形成了“钢材跨区域流动”与“内地向沿海布局”的供需结构,一方面带来了巨大的运输及物流需求,另一方面也使得商流和物流分散,难以形成网络效应和规模效应,从而衍生出大量繁复的流通链条和物流主体,阻碍行业效能提升。未来随着钢铁行业在沿江沿海布局加强,产业布局将逐步改善。

04.png

        3、资金流:产业链中下游资金压力大,金融支持不稳定

        纵观钢铁产业链,上游钢厂对下游贸易商有资金要求,而下游用钢企业则需要更加灵活的付款条件,产业链中下游均存在较大的资金压力,对稳定的金融服务需求迫切。与此同时,金融机构不了解企业的真实贸易情况,也难以直接把控底层仓储物流的操作风险,这降低了银行直接参与钢铁行业融资业务的意愿,继而导致产业链中下游企业的融资渠道不稳定,容易对其资金链产生冲击。产业链中下游的薄弱,会使风险逐步堆积,波及产业链整体。所以,对产业链的金融支持与金融业务模式改进的需求日益强烈,这为生态平台开展适应产业链实际业务的信用管理服务创造了背景空间与发展条件。

05.png

 网络货运在钢铁物流的价值

        钢铁行业与现代物流联动融合

        第十届中国钢铁物流合作论坛暨春季钢市研讨峰会”上,与会专家表示,国家发改委等24部委联合下发《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明确提出,促进现代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并将研究出台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物流企业为制造企业量身定做物流解决方案。同时,继续实施服务型制造示范遴选,支持物流企业开展服务化转型。网络货运平台指南总结随着国家重视制造业与现代物流业融合发展,钢铁行业与现代物流业合作、联盟、联动、融合将面临重大机遇。下一步,为深化两业联动融合,建议关注以下几方面的趋势:

        一是协同化。要强化供应链协同制造,推动钢铁企业与物流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供应链环节深度融合,通过服务外包、流程再造、持续改善、重组整合等多种方式实现协同发展,稳定生产服务供应,提升客户响应速度,缩短生产周期,降低供应链物流成本。

        二是定制化。要进一步深化物流外包,引导钢铁企业和物流企业深化合作,适应生产方式变革和环保治理趋势,提供精益化、定制化、绿色化物流服务,依托物流服务开发产品、贸易、金融等增值服务,从提供产品制造向提供产业服务转变,提升制造产业价值链。

        三是智能化。要推进全程数字化、可视化,鼓励钢铁企业和物流企业加大信息化投入,促进物流信息对接和系统集成,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加快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能工厂、智慧物流等技术和装备的应用,培育工业互联网,提高敏捷制造能力。

        四是网络化。要加强钢铁物流枢纽建设,加快发展铁路为核心的多式联运体系,支持铁路专用线入港、入企、入园,利用物流枢纽集聚大量资源,利用多式联运提高运输效率,为钢铁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物流服务,降低钢铁企业物流成本,支撑钢铁产业高质量集群发展。

        五是国际化。要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鼓励钢铁企业深化对外投资合作,设立境外分销和服务网络、物流配送中心、海外仓等,建立全球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建设全球化的供应链体系,提高全球供应链安全水平。

        当前我国钢铁物流服务能力和水平与钢铁业加快转型升级的需求之间,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与现代化经济体系之间,还存在许多不平衡、不充分的地方。

        网络货运平台指南总结钢铁流通和物流行业改革集中于三个方面:

        1、增强有效供给,提升流通服务质量

        钢铁流通和物流供应链企业要通过深化服务提升钢铁物流转型速度和质量。钢铁流通和物流是支撑产业转型的生产服务业。要大力发展钢铁物流个性化服务,打造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流通交易中心,加强电子商务服务高端制造型企业,大力发展钢铁物流与集成服务,更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供应链服务,有实力的大型钢铁流通企业可以利用自身雄厚的资金、知名的品牌等综合优势,掌控现代钢铁物流全产业链条,满足一体化、集约化的综合服务需求。

        2、创新流通模式,加快钢铁物流信息化

        这两年,我国钢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数量在全国大宗商品电商企业中占比将近30%,钢铁电商平台线上钢材交易量占总交易量超过10%,钢铁电商已经成为国内发展最快的电商领域,传统钢材贸易流通模式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成为大势所趋。钢铁电子商务迅速发展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和转型,也会带来钢铁产业采购模式、营销模式、管理模式和盈利模式的深刻变化,需要行业积极采取措施和顺应时代发展趋势。

        3、重塑供应链关系,实现金融合作共赢

        长期以来,我国钢铁业的生产和流通环节存在明显脱节。钢铁生产和流通分割导致物流供应链金融创新难以有效融合,随着钢铁流通市场纷繁复杂,生产商直供比例加大,流通企业大批退出,导致供应链关系紧张,供应链物流金融创新难以实现。新时代到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企业间的竞争已经上升到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竞争,因此要重塑钢铁供应链关系,打破钢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隔阂,实现共创共享,形成联动融合的新型钢铁流通交易生态圈。

钢铁网络货运运营模式

        一:联运模式

        钢铁物流是先天具有多式联运属性的行业,大宗商品的长距离、大批量调拨运输需要广泛应用水运和铁运,并且最终都通过陆运接驳实现“最后一公里”的短途配送。多式联运是解决成本和效率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钢铁大宗物流绕不开的门槛。这对物流企业(包括平台企业)的货源获取能力、资金、技术实力和资源整合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钢铁物流企业在实际运营中,网络货运平台指南总结网络货运解决三大痛点:配货理货方面的操心事、运费结算方面的烦心事、税务保险方面的揪心事,现在平台还没有涉及到海运这一领域只是汽运方面,但联运模式是钢铁物流平台发展的方向。

06.png

        二:数智化运营

        网络货运平台指南总结解决业务基层面:即时效反馈、安全追踪、控制隐性成本、合理配载、优化调度。

        (1)时效反馈:实时记录、反馈人、车、货、仓的状态时间。例如人的上下班时间,车的发运、送达时间,货物的入库、出库时间等。 

        (2)安全追踪:例如实时反馈车辆的行驶速度,可以反映司机的驾驶行为是否安全;实时反馈车厢的门禁状态并采集开门时的现场图像,可以追踪货物安全情况;(3)控制隐性成本:实时采集和反馈车辆的行驶路线并与规定线路对比,可以防止车辆绕路去拉私活;记录和标识货物的入库时间,有助于执行先进先出的库存管理,防止商品过期。 

        (3)合理配载:车型数据与货物的重量、体积数据对比,可以促进合理配载。(5)优化调度:车辆的位置、状态、型号与运输任务(货物的数量、运输线路) 对比,可以实现优化调度。

        业务流程优化:

        (1)优化流程:反馈流程的瓶颈,进而优化流程。

        (2)单据透明:使得单据及货物的流转信息透明,反馈业务执行进度和交接不畅的环节,以引起重视。

        (3)业务协同:上下游环节可以进行实时交互,实现业务交接的协同。

        (4)优化网络:真实、全面反馈相关信息,为优化业务网络提供数据依据。

        三:促进商业模式形成

        (1)供应链优化:基于钢产企业的连接、数据共享,进而对供应链的组织过程进行优化。

        (2)产业优化:垂直深入服务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可以实现数据驱动商业,数据

        驱动物流,数据驱动产业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及资源配置形成新的商业模式。

07.png


产业互联网定义:产业互联网是指利用互联网连接企业与企业之间商品流通,提升产业链与供应链协同效率,具体包括B2B电商平台、供应链金融平台与网络货运平台等多种平台业态。


【版权提示】网盛产业互联网研究院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xw@netsun.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关于研究院网经社关于网盛
© 生意宝(002095)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10002000015号 工商执照 浙ICP证  网络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