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以“金融供给侧改革与开放”为主题的2019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主旨演讲中强调,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金融工作的主线。
陈雨露指出,近年来,人民银行按照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统筹金融宏观调控、深化金融改革开放、维护金融稳定、改善金融服务等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积累了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做好金融工作的重要经验。
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一个内容非常丰富的政策取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其基本含义就是要松紧适度,适时适度逆周期调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陈雨露表示。
我国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主导,因此,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关键环节是影响和调节商业银行的行为。换言之,即激发商业银行信用扩张意愿,有效破解流动性、资本和利率“三重约束”。
陈雨露表示,针对前一段时间出现的社会信用收缩问题,人民银行抓住关键环节,发挥银行作为货币创造中枢的作用,着力缓解流动性、资本和利率约束,采用市场化的手段鼓励银行主动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针对流动性约束,人民银行通过多次降准、增量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等操作释放中长期资金,确立“三档两优”的存款准备金率新框架,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发挥好宏观审慎评估(MPA)的逆周期调节和结构引导作用;针对资本约束,创设央行票据互换工具(CBS)并开展首次操作,为商业银行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提供流动性支持,正向激励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针对利率约束,完善市场化的利率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进一步疏通利率传导,尤其是疏通央行政策利率向信贷利率的传导。陈雨露指出,从近期主要的金融指标看,货币政策传导效率边际改善,信用收缩局面有所缓解。
持续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着力改善社会融资结构
陈雨露表示,当前我国融资结构具有三个鲜明特征,即储蓄率高,储蓄主体与投资主体匹配程度比较低,间接融资占比比较高。陈雨露强调:“改善社会融资结构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维度是,加快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的比重。”
记者了解到,围绕建设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的总体目标,近期人民银行主要做了以下三项工作:
一是继续推动债券市场规范健康发展。进一步丰富债券市场品种,用好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支持优质民企扩大债券融资规模。稳步推进债券市场双向开放和互联互通,2019年4月彭博公司将中国债券纳入彭博巴克莱债券指数。
二是积极推动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2018年6月定向降准释放资金约5000亿元,专门支持债转股。截至2018年末,债转股累计落地3644亿元,涉及企业185家,涵盖央企、地方国企、民营企业,推动其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内生发展动能。
三是积极配合证券监督管理部门完善股票市场基础性制度,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进入,更好发挥资本市场配置资源、资产定价、缓释风险的作用。
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着力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陈雨露介绍,在我国普惠金融的内涵非常丰富,是包括农村、小微、绿色、扶贫等在内的大普惠金融的概念。
“当前,有效缓解小微和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任务。”陈雨露强调,人民银行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企业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探索运用和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信贷、债券、股权方面“三箭齐发”,帮助小微和民营企业翻越“融资的高山”,着力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第一支箭是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通过定向降准、扩大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覆盖面、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创设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等手段,为金融机构扩大对小微和民营企业信贷投向提供中长期稳定资金来源。
第二支箭是引导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坚持精准支持,为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主业相对集中于实体经济、技术先进、产品有市场、暂时遇到困难的民营企业发债提供增信支持。
第三支箭是按照市场化、法制化原则,研究支持民营企业股权融资政策措施。同时,督促商业银行完善内部绩效考核和尽职免责机制,合理运用金融科技手段,增强小微和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的商业可持续性。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近期小微和民营企业融资服务呈现出“量增、面扩、价降”的积极变化,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据统计,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9.1%,增速比上年末高3.9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7%,增速比上年同期高1个百分点;截至2019年4月末,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累计支持56家民营企业发行87只债务融资工具,共计399亿元,前4个月民营企业累计发行债券2053亿元,明显好于2018年同期水平。
扩大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 着力提高金融业全球竞争能力
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是我国的自主选择,有利于引入更高水平的金融服务,可以在更高的层次上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通过外部竞争促进我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和提高全球竞争能力。
陈雨露表示,2018年,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将大幅放宽包括金融行业在内的市场准入,强调政策落实“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人民银行行长易纲随后宣布了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开放的具体措施和时间表。目前,绝大部分措施已经落地,在持股比例、新机构设立、业务范围拓展、金融市场开放、银行卡清算、非银行支付、信用评级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得了国内外金融界的积极评价。近期,银保监会又宣布了拟推出的12条对外开放新措施。
陈雨露指出,下一步将对标高水平开放的要求,继续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一是继续推动全方位的金融业对外开放,确保各项措施落地实施,积极研究新的开放措施;二是加快转变开放理念,过渡到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实现系统性、制度性开放;三是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政策制定透明度;四是将扩大开放和加强监管密切配合,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我们欢迎外资金融机构和境外投资者积极参与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进程,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陈雨露表示。
责任编辑:杨喜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