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在哪,金融科技就在哪里发光发亮,这点已在C端丰富的场景领域中被证实,那么央企供应链这个庞大的交易网络,能否成为下一个金融科技的温床?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跟着金融科技行业的流变去寻找答案。
首先,行业趋稳,落点央企。
由于金融科技行业前段时间的剧烈震荡,资金、人才,包括监管都变得异常谨慎,害怕重蹈覆辙,决策和行动趋于保守,整个行业在退烧和趋稳。
在中国的经济结构版图中,央企是压舱石,稳健性特别突出,这点就为金融科技行业目前的转型提供了非常好的落脚点。央企上桌,会吸引其他优质的玩家入场,牌桌上玩家质量提升,牌风自然改变。游戏开始趋稳,之后才可能向好。
稳健是基础,强大才是制胜关键,场景是金融科技发展的核心要素。央企庞大的供应链网络蕴藏着丰富的交易场景,这个场景不仅优质,而且足够庞大。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央企产业链撑起的舞台,足以让金融科技领域中先进的理念、技术和业务模式有用武之地。
这么好的信用发现场景,为何近期才被重视,这个主要制约因素就是接下来要谈的第二个原因。
其次,技术成熟,逐渐落地。
金融科技所常用的技术,主要有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电子签章和生物识别、区块链等。
这些技术很早就存在,但是对于达到大规模商用的程度,还是近几年的事情。
比如,生物识别。如何确保线上身份的真实性与线下身份的对应关系,是数字化经济的关键环节,只有确保这个环节不出问题,后续事宜展开才有意义,否则就会天下大乱。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成熟,这个问题迎刃而解,也为供应链金融平台数字化发展铺平了道路。
再看,电子签章技术。这个技术本身并不复杂,但是达得一定的安全级别,尤其是被司法审判确认,也是近几年的事情。
身份实名认证、电子化协议、电子签章受到法律保护,获得司法认可,相当于线下交易线上化的所有环节都得到了法律的保障,这直接促使线上交易的火爆发展。
上述技术在金融和司法领域的生根、发芽、成熟,其实是在之前不断翻新的金融科技创新中实现的。虽然之前的金融科技商业模式失败了,但是技术探索却闯出了一条血路,为当下实践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第三,政策与法律环境的加持
对于供应链金融的价值,监管层和当政者早就意识到他巨大的价值,近几年,几乎每年都会发文予以支持或引导。
最为重要的,也是最近的一份文件是,2020年9月23日,人民银行等八部委发布的《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 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该文件的发布方,除金融口各部委外,国资委也赫然在列,说明中央已经形成共识,国企央企才是这轮数字化供应链金融平台发展的带头主体。
在这个重磅文件之前,另外一些活动也透露出了这个重要信息。
2020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带动上下游各类企业共渡难关。
随后,在8月11日,国资委主任郝鹏接受人民日报记者专访,专门回应了总书记的要求,“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将积极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主动和各类所有制企业共建产业链供应链,打造良好的产业生态和经济生态。”
上述时间线在7月、8月、9月,可以说是紧锣密鼓,一气呵成。
政策方面的支持,可以激起热情,指明方向,但是要具体落地还是要看现行法律法规的内容。
对于供应链金融业务来说,最关键的法律规则就是债权转让和债权确权,《民法典》对此做出了突破性的规定。
《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五条,明确规定:“当事人约定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第三人。”这条基本就是为保理业务量身订造的条款,解决了实践中核心企业对中小供应商应收账款确权的难题,便利了供应商进行保理融资,击破了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天花板,为数字化供应链金融平台债权确权扫清了法律和实操障碍。
除此之外,近期还陆续出台了很多配套措施,也给行业发展带来利好。
经中国人民银行同意,上海票据交易所定于2020年4月24日,与各类供应链金融平台对接,开展供应链票据平台试运行,推进应收账款票据化。
为规范标准化票据业务,支持中小金融机构流动性,服务中小企业融资和供应链金融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标准化票据管理办法》,并于2020年7月28日起实施。
2020年12月22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实施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的决定》,明确自2021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
这些政策和法律的组合拳,为数字供应链金融平台提供了非常良好的外部规则环境。
产业互联网定义:产业互联网是指利用互联网连接企业与企业之间商品流通,提升产业链与供应链协同效率,具体包括B2B电商平台、供应链金融平台与网络货运平台等多种平台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