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盛产业互联网研究院/供应链金融研究中心/正文
王晓东:供应链金融未来发展的五大趋势及三个模式
作者:五道口供应链研究院来源:五道口供应链研究院
2021-04-07
2021年3月26日,由中国供应链金融服务联盟联合齐商银行共同主办,河南省视博电子股份公司承办的“第八届中国供应链金融应用与创新年会”在郑州顺利召开。
本届年会以:“新常态下经济——共存、共赢”为主题。参会代表分别来自政府、金融机构、核心企业、供应链管理、供应链金融平台、金融科技、物流、高校科研等单位600多位供应链金融领域精英齐聚一堂。供应链金融应用与创新年会作为供应链金融领域的一场盛会。 中金云创总经理王晓东出席了第八届中国供应链金融应用与创新年会,并以《数字化供应链金融助力产融一体化升级》为题进行主题演讲,以下内容由大会现场速记整理而来,略有删减,仅供业内人士参考: 首先,很荣幸能够受邀参与本次会议,向大家分享中金云创在供应链金融领域信息化建设的一些经验。下面,我向大家分享一下《数字化供应链金融助力产融一体化升级》这样一个课题。 我们可以看到,近几年,尤其是2017年以后,供应链金融异军突起。我们看到谁在做?谁在向这个方向发展? 一是较多的核心企业,尤其是国企、央企、上市公司,甚至超大型的民营核心企业都在瞄准供应链金融方向。因为供应链金融价值很高,它除了金融属性外,还能服务实体产业,这是供应链金融很本质的东西,既能服务于实体,又可做金融服务。 受去年疫情影响,包括今年还在疫情过渡期,我们发现好多企业都在向供应链金融的方向延伸,因为这是数字化的一种方式。去年很多人由于疫情居家隔离,业务难以开展,但是我们发现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平台业务反而逆势增长,因为大家不用见面也可以做业务。所以,核心企业看到了供应链金融的优势,都在向这个方向拓展和努力。 第二是平台驱动方、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在做供应链金融,而且是创新型的供应链金融。 另外,还有政策监管的问题。供应链金融也是金融的一个方面,金融最重要的一点必须是合规的,必须符合我们监管的要求。金融不是我们自己创新出来的,国家虽然鼓励我们做金融创新,但是创新是有条件的。 如果企业自己想做,可能内部立项时第一个问题就是,做供应链金融前置条件是什么,是否能符合监管要求? 我整理了从2017年10月到去年2020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和部委办的一系列政策文件,2017年10月出台了84号文件,这是供应链金融领域一个重要标志性文件。过去我们一直讨论供应链金融,但国家并没有特别明确的政策支持,2016年李克强总理也提出了供应链金融,直到2017年84号文发布以后,对供应链金融的影响达到了新的高度。 在我列举的这些文件里面,可以看到2020年9月的226号文,是与2017年10月的84号文相呼应的,2017年10月鼓励做供应链金融,去年9月的226号文对供应链金融发布一定的要求,这是从政策层面来看的。 我们再来看地方政府的政策发布,上海和浙江继84号文发布后,也发布了地方政府供应链金融支持政策,而且在国家政策基础上进行了细化,内容更加明确,其中有一条提出了建立供应链金融平台。所以,地方政府逐步在加大对供应链金融的支持,后续广东、山西也发布了供应链金融的支持文件。自2017年,天津市、北京市对我们核心企业做供应链金融是有奖励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保证核心企业的健康、良性发展,同时更重要的是对我们的链属企业以金融的方式做支持。去年票交所公布了供应链票据产品,山东省在今日也出台了供应链票据的政策支持文件,文件标明,如果供应链票据平台达到标准基本奖励在100万到500万之间,也就是说平台开展业务达到标准是有政策支持和补贴的,这就是政策对行业的影响。 去年9月21号发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当时市场反响很大,为什么呢?数字化转型现在不光是口头概念,而是包括底层的基建、金融全在做数字化转型,已经从国家层面进行了要求和支持。本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汇报上也重点提及了“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 我作为一个金融科技服务公司,我的理解是国家政策层面对供应链金融支持越来越多。我分析一下,从政府角度来说,既然作为一个国家政策它一定是鼓励、支持,希望我们把供应链金融做好,服务实体产业,服务链属企业,同时也是在服务我们的金融机构。 从第一个文件到最近的文件,我们可以发现监管的要求越来越明确,而且也会越来越严格。也就是说鼓励是我们的红利,但这个创新不是无限制、随意的创新。所以,我们做供应链金融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有场景,做的时候也一定要保证合规,在监管的条件下开展业务,不能过度创新。这是目前我个人对政策的一个解读。 核心是信用。供应链金融本质是什么?是依托核心企业的信用和增信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所以信用很重要。以前我们做传统保理的时候怎么做?比如一家大型核心企业,需要找一家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由一级供应商发起融资,核心企业确权,然后银行放款,这是核心企业给一级供应商的福利。但是现在有金融科技的力量,可以做得更好,把我们企业的信用变成一种工具,让信用继续往下延伸,传导到整个链条上去。在我们整个企业的产业链上,最困难的不一定是一级供应商,越到供应链末端,企业的生存压力越大,所以我们要通过技术手段解决信用的增信和传导。通过信用传导,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那么可以认为信用就是生产力。因此,未来做供应链金融也要考虑信用体系是什么样子,一般需要达到一定的信用规模才可以做这件事情。 第一,业务场景化。一个企业无论大小,我们都会涉及人、财、物、产、供、销、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购买了货物才会有存货、有物流,生产了产品要销售出去才有预付,做下游。所以,我们在这些场景里面一定是一个场景一个场景的去做,每一个场景的金融服务和产品是不一样的。比如上游应收应付就是保理,也可以是订单服务,所以未来的趋势一定是场景化,每个场景有不同的产品来满足其业务诉求。 第二,线上数字化、电子化。传统业务如果在线下做效率很低,尤其受疫情影响,可能无法面签合同,但线上都可以高效解决。 第三,信用化。稍后我还会讲到电子信用凭证,这是信用化的一种方式,如何通过增信解决企业的问题。 第四,资产标准化。我们做平台的目的就是资产标准化。 第五,资金多元化。现在银行、金融机构给我们提供服务时最需要标准化的资产,因为这提升了整体效率,而且资金是可控的,金融机构认可了标准化资产,就会提供金融服务。 以上供应链金融趋势的分析是我个人的理解,供大家参考。 这是做的较多的传统模式,目前行业内做保理最多的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正向保理,一种是反向保理。正向保理是一些国企以内部的应收做保理业务来解决出表问题。相比之下,反向保理做的比较多,依托某家核心企业为其一级供应商进行确权,核心企业是未来的还款方,供应商在线下发起融资申请,核心企业完成确权,金融机构放款,这就是基于保理来开展业务。 从保理系统来看,这种方式被称为全生命周期管控,以运营为核心,保理业务从接触客户起就有全套机制,这是前几年做得比较多的。 这个模式近几年很流行,或者将电子信用凭证命名为X信、E信。这是我们做的一个票样,每一家企业都会有一个票样,它的功能属性与商票类似。比如核心企业从供应商处购买一千万的商品,并向供应商开具一千万的E信,这就是一个标准E信产品,它比商票更灵活,因为传统商票必须全额背书、全额贴现,而通过电子信用凭证是可以拆分的。 这张图其实在上午“信豫链”沈总的PPT里已经出现过一次了,集团就是指核心企业,核心企业生产信用,金融机构以E信进行融资时即为保理,所以它也是一种反向保理业务。只不过传统做保理业务,供应商发起融资,核心企业确权,保理公司放款,而E信相当于进行了前置确权,是保理公司基于电子信用凭证一步操作即可直接放款。E信可以穿透供应链和流转,可以辐射到供应链的所有链属企业,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解决企业问题。 这些是我们合作的案例,比如中国铁建、中国电建、中国中铁、河北钢铁等等,每一家都会有专属的名字,比如说有的以“信”命名,有的以“单”“证”“券”等命名。 传统电子商票不能拆分,电子商票经过多年的发展也发生了变化,供应链票据底层就是电子商票,但是跟传统电子商票不同点在哪里?它也可以拆分,简单理解为大2.0版的电子商票。 供应链票据有一个“子票号区间”,有一个词叫“标准金额”,去年标准金额是一块钱,如果核心企业向一级供应商开具一张一百万的供应链票据,其底层就是一百万张一块钱的小商票,如果用一百万的供应链票据做背书转让,实际上是把一百万张子票背书给上级供应商。供应链票据当前有两种融资方式,一是贴现,二是通过标准化票据解决融资问题。 供应链票据是一个新产品,也是一个新的金融工具,是人行委托上海票交所发起的。我们对比一下,供应链票据和电子商票有对比性,二者都以《票据法》作为底层的法律基础,即电子商票所有的属性供应链票据都有,这是供应链票据和电子商票法定的基础,做金融,无论是政策,还是监管、法律,这是必须要达到的支撑点,所以供应链票据也符合《票据法》,这是无可争议的。 过去电子商票是不能拆的,而供应链票据可拆分,但不是物理上的拆,而是逻辑上的拆。电子商票签发方式是在银行或财务公司的网银端签发,而供应链票据直接在平台上即可完成签发,包括背书、贴现等操作,无需在银行或财务公司网银端进行。背书也是一样,供应链票据可部分背书,因为底层是小商票,弥补了电子商票全额贴现融资的不足。 运营主体也有差异,电子商票运营主体过去只有银行可以做,而供应链票据是企业、银行、科技公司都可以做。今年1月28号上海票交所发布了最新的供应链票据接入规则,满足条件的主体就可以申请接入。 我们可以看出票面是有差异的,传统的电子商票有票据号,而供应链票据除了票据号还有一个子票号区间。 任何一个持有供应链票据的企业都可以发起融资,融资目前有两种方式,一是贴现,二是存托,目前只能由银行进行贴现,存托可由银行和券商进行。如果供应商不急需资金,可持有到期,和过去的商票事一样的。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这个结构和电子信用凭证很像,因为他们适用的场景相同,电子信用凭证和供应链票据都是解决核心企业对外应付问题的工具。所以,有了供应链票据,企业除了可以支付现金、电子信用凭证,还可以签发一张供应链票据,作为新的结算工具,同时链属企业也增加了新的融资工具和途径。 这是供应链票据平台的接入方式:一种是直接接入,二是通过互联网金融协会间接接入。自去年4月24号,有四家机构可以进行直链接入,上海票交所授权互金协会可进行间连接入,在拿到供应链票据平台接口后,有两种接入方式可供选择。 从供应链金融角度来看,数字化是必然。对于平台,未来要提供服务,场景也会很多,我们称之为提供不同的产品和服务来解决金融问题,如商业保理、E信平台、供应链票据,以及ABS/ABN等,这些都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另外,如订单融资、存货融资、仓单融资,每一个场景也有一套产品和服务来支撑。 存货类的是不是所有领域都能做?不是,目前存货类做得最多的是大宗类,因为无论是存货质押融资还是仓单融资,最大的风险是货权,所以首先必须要看得见,第二是管得住,如果管不住一定会出问题。而第三是卖得出去,比如做生鲜类就很难,存货积压,不及时提货就坏掉了,相比之下做大宗类的比较多。要根据不同行业和不同的产业背景选择哪个是适合做的,这里最容易切入的是应收帐款类,因为这是贸易业务,只要保证底层贸易背景的真实性,风险就会非常低,我们通过一些类似案例,发现存货类的风险较大。预付类更难一点,因为买方在下游,体量很小,而又是付款方,所以会有一定的风险。 我们做供应链金融有一个概念,叫总体规划,分布实施。整个平台一旦跑到足够的规模以后,未来可以通过数据进行平台上的企业画像,我们甚至可以直接找银行向它做融资。整个供应链金融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它的产品服务也非常多,可以分步来走,初期想好我们先做什么,这样就可以了。 数字化供应链金融助力产融一体化升级,做供应链金融就是产融结合,因为供应链金融是“供应链+金融”的概念,做金融的基础是产业链必须安全,资产必须真实,脱离产业链做金融一定会出问题。所以,我们做供应链金融的时候都要注意。那如何做呢?最终的方式就是平台化,业务和资产目标就是数字化,数字化以后就是标准化,因为数字化的过程就是标准化的过程。未来业务及资产数字化以后,我们的延伸会更多业务。此外,一定要立足并服务实体产业。最后就是产融结合,我们称之为“以融促产”,通过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产业。这是我们做平台时的建议,通过这种方式做产融结合,以此来服务实体产业。 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分享这些内容,仅供大家参考,谢谢大家!
产业互联网定义:产业互联网是指利用互联网连接企业与企业之间商品流通,提升产业链与供应链协同效率,具体包括B2B电商平台、供应链金融平台与网络货运平台等多种平台业态。
【版权提示】网盛产业互联网研究院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
xw@netsun.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