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进交通运输行业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的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和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有关要求,充分挖掘交通运输行业数据资源价值,实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提升行业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行业提质增效与转型升级。
那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每天接触到的交通运输行业大数据系统的发展情况到底是怎样的?
改革开放30年,交通运输行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建成世界上最大的交通运输行业系统。这个系统有具体的数据体现,我们国家目前全国公路里程达到450万公里,城市道路和农村公路。高速公路历程是11万公里,世界第一,超过美国5.8万公里,全球十大跨海大桥6个在中国,目前大桥和公路隧道技术全球领先,虽然局部技术国外做的非常好,总体技术国内还是做得不错。现在欧美、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同行们经常来中国取经。
公路客运量一年平均190亿人次,相当于中国人每个人出行12、13次。货运量达到300多亿吨,毫无疑问,这些都在全球第一。我们交通运输系统承载了全球最大的客流量、货流量。铁路网,11万公里,这不是世界第一,而是世界第二,美国是世界第一,他们是18万公里。高速铁路网1.6万公里,是世界第一。大规模高速营运,在世界上遥遥处于领先地位,克强总理出国访问都在推我们的高铁,铁路客运量23.6亿人次。全国有202个机场,完成客运量、货运量是世界第二。尽管我们排在美国之后,但是我们民航客运量、货运量增长速度非常快。
水运,全球十个大的港口当中,中国占了8个,吞吐量占80%以上,宁波舟山港排名第一。全球十大集装箱港口,中国占了7个,吞吐量70%,上海港排名第一,在全球遥遥领先。我们有内河廊道里程包括长江、西江、黑龙江等等通航核心航道有12.63万公里,也是世界第一。
城市交通,全国公共汽车电车线路4万多条,60万公里,轨道交通92条,轨道交通发展非常快,我国正在从一些核心国际化大都市向一线、二线延伸,目前全国有2000多公里的轨道交通,刚刚起步,未来很多城市都会修建轨道交通,因为解决客运问题还是要靠大容量快速化的轨道交通来解决。我们运送的旅客数是世界第一,一年在城市方面要完成1000多亿人次的运输任务。我们的交通运输系统,从目前来看,的确是一个交通大国,系统非常庞大,几十年的发展非常快,承载着运输量、货运量数字非常惊人。
再看交通运输信息化,信息化与大数据密切相关,看看我们行业信息化基本情况。在交通运输行业有这样一个特点,但凡和国际接轨的业务领域,信息化发展水平都是非常好的,比如说沿海港口、远洋航运、高速铁路等领域信息化水平跨入世界先进行列。高速公路联网收费、通信、监控,很多大数据公司在这方面做大数据挖掘工作。包括空中交通管理系统,以及沿海和内河航道通信等领域,也不断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但哪些地方不太好呢,不够呢?其实还是运输管理领域,铁路、道路、航空、水路,相对发达国家来讲还是落后的。
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趋势
第一,生产要素数字化,前面介绍的是多么庞大的资产,资产要转化为数字资源要素,除了这些还有运载装备、经营业户、从业人员等基本要素的数字化;
第二,协同应用在线,交通就是为社会百姓服务的,最终极的目的就是服务于百姓出行,这是高度协同化的,目前行业还存在很多壁垒,跨区域的壁垒,跨部门的壁垒,跨领域的一些壁垒,因此推进大量的协同应用在线化势在必得;
第三,信息服务便利化,全面感知泛在互联和便捷交互。
“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交换共享标准”正在完善
因此《关于推进交通运输行业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实施意见》是充分认识推进行业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和网络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充分挖掘交通运输数据资源价值,并建成与行业信息化发展相适应的一体化、全方位、多层次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8月18日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杨传堂在会议强调,要完善网络安全应急体系,不断提升行业网络安全综合防范能力,大力推进行业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鼓励创新,抓好督促落实,推进智慧交通发展,提升行业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据悉,目前“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已经被纳入“十三五”规划建议。国务院印发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也要求,大力推动政府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互联开放共享,加快政府信息平台整合,消除信息孤岛,推进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
据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副司长洪晓枫透露:交通运输部目前将制订完善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交换共享标准,完善部省两级数据资源目录体系,提升行业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程度,夯实交通运输大数据发展基础。另外,交通运输部还将研究制定开展交通旅游服务大数据行动实施方案,并将“积极吸引社会优质资源,继续推动全国综合交通出行服务信息共享应用示范工程,建立综合交通服务大数据平台。”
《意见》通知: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关于推进交通运输行业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的实施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计划单列市交通运输厅(局、委),部属各单位,部内各司局: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和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有关要求,充分挖掘交通运输行业数据资源价值,实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提升行业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行业提质增效与转型升级,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 总体要求
(一)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遵循以目录管理数据资产、以共享促进数据融合、以开放实现数据增值的总体思路,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加强统筹协调,激发市场活力,着力突破交通运输大数据发展机制与技术障碍,提升行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价值,为打造精准治理、多方协作的行业治理模式,构建贴近需求、便捷高效的运输服务体系提供有力支撑,促进安全便捷、畅通高效、绿色智能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二) 基本原则。
统筹协调、联合推进。加强管理与技术体系统筹,强化行业数据资源治理,推动各类平台有效对接,打破部门分割和行业壁垒,政企合作,上下联动,共同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
需求导向、互利共赢。以跨部门、跨地区、跨领域业务协同需求为导向,注重盘活整合现有资源,实现行业数据资源有效共享。以提升综合交通服务品质为导向,推动行业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充分释放行业数据红利,实现多方共赢。
激发活力、创新应用。创新行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激活数据增值能力,引导鼓励企业和社会机构开展交通运输服务大数据创新应用,推动交通运输服务联动创新、融合创新、万众创新。
规范有序、保障安全。统一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标准,完善相关业务规则,规范数据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行业数据质量。妥善处理创新发展与保障安全的关系,强化大数据技术背景下的安全防护。
(三) 实施目标。
通过3—5年时间,实现以下目标:
1.建立健全行业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体制机制,基本建成协调联动、高效运转的行业数据资源管理体系。
2.完善行业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技术体系,建立互联互通的行业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平台。
3. 围绕科学决策、精准治理、便捷服务等重点需求,开展一批跨部门、跨地区、跨领域协同应用的试点示范。
二、 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 健全行业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管理体系。
1.完善组织管理体系。明确承担部综合交通运输数据资源管理及促进应用服务职能的机构,加强行业数据资源交换共享、对外开放和开发利用等工作统筹。完善地方交通运输数据资源管理相关职能,强化数据资产管理,确保部省、省际间数据资源共享交换机制有效运行。
2.加强管理制度建设。贯彻落实国家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有关要求,制定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管理制度,厘清各单位各部门数据管理、维护及共享交换的职责、权利和义务,明确数据资源共享交换范围和工作程序,推动行业数据资源共享共用。
3.研究建立目录体系。以行业协同性、综合性业务需求为重点,梳理行业数据资源,制定行业数据资源分级分类标准,按照行业内“共享为原则、不共享为例外”研究制定数据资源共享目录。在保障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的基础上,合理界定数据资源权属,研究制定公共数据开放目录,建立健全目录定期更新发布机制。
4.健全监督考评机制。完善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在项目立项、验收等环节,加强对数据资源建设和开放共享方案的审核。研究建立行业数据资源开放共享考评机制,将评估结果作为信息化投入的重要参考,加强对行业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效能的激励和约束。
(二) 完善行业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技术体系。
5.加强开放共享标准规范建设。研究完善行业信息数据标准体系,加快信息资源核心元数据、信息资源标识符编码规则、信息平台互联共享、空间信息应用共享交换等基础性数据标准制修订,进一步加强标准执行的监督管理。
6.建立数据资源目录服务系统。研究制定行业数据资源目录服务系统建设指南,推动行业数据资源目录服务体系建设,开展存量数据资源著录工作,实现基于目录的数据资产管理,确保行业数据资源底数清、情况明。
7.完善数据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加快部省两级数据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建立各业务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主干通道,形成行业统一的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并接入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行业数据资源共享交换,推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8.推动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建设。加快各级交通运输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建设,并接入国家数据统一开放平台,促进行业公共数据对外开放,支持大数据产品及增值服务的社会化开发。
(三) 开展行业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示范应用。
9.推动跨部门数据资源共享示范应用。结合行业数据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开展水路领域数据资源共享交换应用示范。推进部、省、市、县四级道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加快推进交通运输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逐步实现行业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在交通运行协调、综合行政执法等领域,进一步推动跨部门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应用示范。依托国家和行业统一的数据资源共享平台,开展与公安、海关、安监、旅游、气象、测绘等部门的跨部门数据资源共享应用示范。
10.推进跨地区数据资源共享示范应用。加快推进京津冀交通信息共享机制建设,在路政执法、运政执法、高速公路运行及应急管理等领域开展业务协同示范。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要求,深入推进长江航运信息资源整合工作,推动长三角地区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示范。支持西部地区交通运输跨省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应用。
11.推动交通运输大数据创新应用。依托行业统一的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平台,以及物流、运政、海事等专业数据资源共享平台,促进行业数据资源和社会数据资源整合共享,鼓励企业和社会机构创新应用,支持建立促进创新应用的开放式技术平台,提升综合交通出行及物流信息服务能力和品质。引导社会优质资源参与交通旅游服务大数据应用开发,推进交通旅游服务大数据创新应用。
(四) 保障行业数据资源开放共享规范有序。
12.完善业务规则。进一步完善行业管理业务规则,着力促进业务流程再造,明确跨部门、跨地区、整体性、协同性业务对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需求,以业务需求驱动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以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促进业务流程优化和管理模式创新。
13.提升数据质量。推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与数据采集系统同步建设、同步养护,从源头保障数据完整性和及时性。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数据运维与质量管控,切实保障数据准确性和一致性。
14.加强数据安全。落实数据安全管理有关法规制度,加强数据采集、传输、存储、使用、开发等关键环节的安全防护。加强行业重要数据资源容灾备份,提升重要数据容灾恢复能力。细化界定行业涉密信息内容,依法加强对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数据的保护。
三、 加强组织实施
(一) 强化协调领导。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落实“一把手”责任制,细化分解各项工作任务,合理安排工作计划,加大协调监督力度,加强实施工作的集中统筹,主动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二) 确保制度执行。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国家、行业和本部门制定实施的数据资源开放共享规章制度,将其落实到信息化建设、管理、运维等各个环节,确保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有力,避免有规不依、执规不严。
(三) 保障资金投入。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统筹安排好相关经费,保证各项工作有效投入。依托各地交通运输“十三五”规划,推动数据资源目录服务系统、数据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开放共享示范应用等任务有序开展。
(四) 加强督查评估。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加强督促检查,将工作推进落实情况列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并纳入“十三五”相关规划的中期评估。
产业互联网定义:产业互联网是指利用互联网连接企业与企业之间商品流通,提升产业链与供应链协同效率,具体包括B2B电商平台、供应链金融平台与网络货运平台等多种平台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