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盛产业互联网研究院 - 产业数字化与产业互联网研究服务平台!

网盛产业互联网研究院/最新动态/正文

消费互联网反垄断越彻底,产业互联网爆发越强劲

作者:李 华来源:商业观察家

2021-10-15

上世纪90年代,美国大举反垄断大棒,发起了针对微软的反垄断调查与诉讼,这件事具有时代标志性意义。因为它开启了全球消费互联网的繁荣年代。谷歌、亚马逊、Facebook,甚至再度兴起的苹果,这些消费互联网巨头之所以能出现并壮大,其实都受益于美国对微软的反垄断制约及相关压力。

那时,正是一个计算机市场切换发展平台的关键时期。

当计算机(台式电脑)出现在消费市场,并开始大范围普及时,我们知道,能够把这么多台个人台式电脑连接起来的消费互联网市场,或者说互联网软硬件应用市场将会爆发。但在当时,这个市场的爆发却有个制约因素。

就是微软。

由于形成了对个人电脑操作系统、办公软件、浏览器等市场的垄断,导致互联网初创公司难以绕开微软来获得发展空间与养分。微软完全可以通过捆绑销售、“二选一”等手段收割市场、扼杀创新,并破坏互联网初创公司的原始积累。

进而,这样的垄断性存在,影响到了消费互联网市场的活力。

也让微软站在了时代的背立面——事后证明,消费互联网市场是一个比没有“全域”连接功能的计算机软硬件市场,要大的多得多的市场。但它需要海量创新与共同培育,而非一家企业所能撬动与通吃。

这也就决定了,被大家所“厌恶”的微软,在当时遭受到了历史罕见的反垄断调查、“处罚”与巨大压力。

时代大势不可逆。

发展到当下,在消费互联网经历了20多年的繁荣之后,同样的发展逻辑似乎又要再一次上演。

计算机市场迎来了发展平台切换的新一轮关键时期。互联网的发展浪潮正要从消费互联网切换至产业互联网。

这个时候,我们发现,不止是中国,而是全球范围内,各国政府都在加大对消费互联网巨头垄断行为的打击力度。


消费互联网


消费互联网是怎样影响到产业互联网发展的?

核心在于两点。

一、扭曲资源配置。

任何一个产业,所提供的产品在终端消费者没有购买之前,无论中间流通环节经过多少次货权交易、零部件交易,本质上,这些交易都没有实现真正价值。只有消费者购买了,才算真正实现价值。

所以,消费互联网是决定价值实现的“把门”环节及最关键的一环。这个环节如果出现垄断,是可以扭曲整条产业链的资源配置的。

举个例子。

以美妆为例。2012年之前,国内一家一二线美妆品牌在互联网平台上售卖产品,卖出去的美妆产品,渠道毛利率可以超过70%。但到了2019年,同样的一个品牌,其渠道毛利率只有2012年的一半左右。

这是因为市场充分竞争,品牌商让利给消费者了吗?

并不是。

这家企业的商品零售价格没有下降,还涨了。

渠道毛利率下降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流量成本的大幅上涨,也就是说消费互联网平台方把利润吸走了。而之所以能吸走,主要得益于其的垄断性市场地位。

品牌商不向平台方买流量不行,会得不到展示与销售。但通过复杂的游戏规则设计,平台方供给的流量成本又在持续上涨,导致品牌商的渠道毛利率大幅下降。

这带来了什么后果?

产业链投资创新的能力下降。

化妆品行业是需要高毛利的,因为需要足够毛利来投资品牌建设、产品研发,以及做大量数字化投入。这是行业属性决定的。

但现在毛利率降了一半,那么,企业还有没有能力投资数字化?有没有能力投资产品研发、工厂升级,以及品牌建设?产业互联网又要怎么做?

没有。

所以,“终端垄断”导致整个游戏规则变形。

现在的一些玩法是,企业大幅投入购买流量,不计成本快速做高销售额,为的是谋求上市。上市完之后再“补课”,用二级市场的钱再来“补”数字化投入、产品研发和品牌建设。

但这条路比较“凶险”,也装不下太多企业,就是说装不下多少创新。

一方面是,很多企业连基本的品牌建设岗、研发岗、产业链数字化岗等等都不雇员了,就是买流量博销售。

另一方面是造成“劣币驱良币”,买流量谋求倾销垄断,导致其他老实做产品的企业得不到展示,必须花费同样的成本去买流量。

而如果这样的流量倾销行为带来了垄断,市场活力可能会更糟。因为如果产生垄断,它们又会有多大意愿和动力再去投资产业互联网、投资创新?

垄断只会带来低效率水平的重复,产业互联网的大市场就难以规模开启。

这就是消费互联网垄断对产业互联网发展的第一大制约——扭曲了资源配置。

二、供给侧固化。

垄断这件事一定需要供需两端垄断,才能真正垄断住。只有需求一端垄断,或者供给一端垄断,其实是不能完全垄断住的。

从全球零售市场来看,有垄断行为产生的地方,大多都是因为渠道端(零售商、互联网平台)与大型供应商、品牌商进行“合谋”,才垄断了市场。

中小供应商、零售商进而被迫退出了市场。

但是就如前文所说,当供需两端都产生垄断之后,它们是没有意愿、动力再来大幅投入产品研发和更新基础设施的。

没有竞争者了干嘛还要大幅投资创新呢?

所以,消费互联网的垄断,本质上也是供给侧的垄断。

当你打破消费互联网的垄断,某种角度上说,也就是在做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的核心之一,其实就是反垄断。需要破除原有固化的市场格局,才能迎来升级。

因此,当消费互联网垄断破除,供给侧的活力肯定会上来,供给侧活力上升则构成了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沃土。

因为不再有垄断市场地位后,各家企业就必须投资创新来提升自身竞争力以应对竞争。消费互联网垄断所形成的“压榨”破除,也让它们有能力投资了。

产业互联网


最后,再来说下为什么要做产业互联网,以及产业互联网的市场有多大的问题。

整体来说,《商业观察家》认为,产业互联网主要有三大机会点。

一、效率化提升价值。

产业互联网最直接的一个市场价值是:效率化提升价值。

当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能互联,从生产、加工、金融、研发到流通、零售,都能精准连接、数据适时对流、自动化响应。就将会打破信息不对称、孤岛经营、低效生产带来的价值损失。

中国的各行各业其实都有一个通病,就是离消费者近,直接跟消费者打交道的领域,都能做得比较强,与全球巨头都能掰掰腕子,这是因为中国是一个14亿人口的大市场,总能找到养分空间让本土企业成长。离消费者近则有助于形成很大的本土优势,跨国巨头不具备这样的本土优势。

但是,你如果顺着这个产业,一路向上游去看,就会发现,一条产业链中,离消费者越远的环节,竞争力越差、效率越低,甚至可以说,完全没有定价权。

比如,消费互联网很强,但是你的操作系统不行。计算机(包括手机)的组装能力和品牌营销能力很强,但是你的芯片不行。

中国聚酯行业产能占到全球70%,但利润比不过美国的一个杜邦公司。

甚至像生鲜农产品,你越往上游走,到种植端、到农业端,你会发现整体是很落后的,明显落后于全球。但在与消费者打交道的零售端,则还是相对比较强的,全球零售巨头在中国不一定能竞争过本土企业。

这就是中国目前的现实,但这也说明,这里面有一个巨大的效率化提升价值洼地。即如果你能通过产业互联网带动整个产业链的效率提升,这里面会释放出大量价值。

举两个例子。

物流履约等综合成本,中国平均是17%,欧美发达市场在7%左右,这中间有十个百分点的差距,十个百分点放在40万亿的社会零售总额当中,就是4万亿元的市场,一个点4000亿。那么,如果能通过产业互联网提升3个点效率,就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

在细分行业,中国的生鲜农产品损耗率很高,但如果能降低2个点,就是千亿级的市场。产业互联网在这块能做什么呢?更好地调节供需,及降低流通环节损耗。

二、创造需求

供给决定流量,甚至决定需求。新的供给会带来新的需求。

而产业互联网是要做新的供给。单纯意义上的消费互联网更多是满足人们的便利性需求,它并没有在供给层面创造出多大价值,所以,它的市场总盘是受限的。换句话说,未来要持续做大消费增量市场,需要不断创造出新的供给。

举几个场景例子。

中国人的健康管理市场其实并没有规模开启。因为存在医疗资源短缺,以及资源配置的不合理。许多中国人不会像欧美发达市场那样去经常看牙医,一些小病小痛也是能忍则忍,如果产业互联网能开启,让整个资源配置更合理、更精准,这里面会释放大量健康管理需求,并创造出巨大的社会价值。

产业互联网能实现柔性、小批量生产,进而满足更多个性化需求。这些个性化需求以往很多是未被满足的,既因为供给能力做不到,也因为要收集这些碎片化、小众需求比较困难。但产业互联网能解决这个问题。

受中国劳动力价格持续上升影响,中国的产业结构必然要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要做出更好的品质来给出消费端“提价”理由。中国要想快速提升相关能力,产业互联网是中国的一个机会,因为它能连接产地到销地,能改造升级整个生产、研发、流通及零售环节。

在居民的日常所需中,其实都有很多需求没有被满足。比如优质农产品的供给能力是不足的,很多优质农产品,消费者想买却买不到,一般品质的农产品又不想买,会抑制需求,且容易产能过剩造成大量浪费。

在这块,产业互联网能帮助更好调节供需,提升农产品的研发及标准化水平。

甚至包括提升农产品的加工能力,带来初级农产品的消费升级。因为过去农产品加工能力不足,很多是因为效率不够导致的。市场开发能力不足、订单量不足难以支撑加工产能、加工本身则较弱等导致整体效率较低,投资的很多加工厂是亏的。

三、软硬件“新基建”市场。

切换一个发展平台,必然会带来一个新的基建市场。

从消费互联网跨向产业互联网,那么,整条产业链的基础设施也都需要升级。包括硬件与软件。

硬件的一大体现,可能有助于销售出更多的“计算机”。

消费互联网让人们购买了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再到当下的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计算机”。

但到了产业互联网时代,每一颗果树都可能有专属芯片、每一台加工设备每一辆货车会配置新的计算机,每一台空调与冰箱都将变得更智能,人们甚至可能会拥有“脑机”与代步机器人。

软件层面,产业互联网一大贡献是:可能会带动人工智能的繁荣。

一个基于5G、6G时代下的万物互联时代,将会开启。


【版权提示】网盛产业互联网研究院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xw@netsun.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关于研究院网经社关于网盛
© 生意宝(002095)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10002000015号 工商执照 浙ICP证  网络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