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盛产业互联网研究院 - 产业数字化与产业互联网研究服务平台!

网盛产业互联网研究院/最新动态/正文

保理携手银行 共拓供应链市场蓝海

作者:记者 陈彦蓉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2019-08-1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实体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其金融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前不久,银保监会发布的《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鼓励银行保险业机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实际上,《意见》的发布,除了指导各大银行、保险公司更好地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助力中小企业发展之外,对于商业保理公司进一步打开供应链金融业务空间也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在业内人士看来,商业保理是传统金融机构的重要补充,以应收账款转让为前提,是服务产业链条上下游小微企业的有效工具。而银行机构资金实力雄厚,与供应链条上的核心企业开展合作则具备突出优势,加强银行与商业保理公司合作,可为供应链条上的不同企业提供多样化、长链条和全周期的金融服务,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市场在哪? 小微应收账款仍是一片蓝海

        自2012年商业保理公司试点以来,我国商业保理行业发展迅猛,已累计提供应收账款融资达3万亿元,服务的中小企业数量超过300万家,在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保理行业的市场认知度和受重视程度也得到逐步提高。

        “当前,我国商业保理市场需求旺盛,行业潜力巨大。”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曲维玺表示,当前,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这一蓝海还有待深挖。截至2018年12月末,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达143418.2亿元,比上年增长28.6%。而从应收账款分布的行业来看,主要有计算机、电子设备制造、电器器材制造、通用设备制造、汽车制造等行业,这也与商业保理服务的领域紧密相关。

        从政策层面观察,近年来,中小企业应收账款问题也已受到国家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在2017年,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就曾印发《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提出商业保理公司应专注于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业务,提供贸易融资、销售分户账管理、客户资讯调查与评估、应收账款管理与催收的综合服务。

        基于市场需求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企业应收账款这一市场中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为了更好地推动解决中小微企业应收账款问题,业内专家认为,随着国家鼓励银行业机构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商业保理公司可和银行展开更为深入的合作,挖掘应收账款融资这一蓝海。除了传统的再保理和信贷之外,银行与商业保理公司在搭建供应链金融平台方面大有可为,通过利用金融科技,可以实现核心企业的信用多级流转,从而将服务延伸至二级、三级甚至更上游的中小型供应商,从而实现银行融资的全覆盖。

QQ截图20190814101642.jpg

        关键何在? 找到差异化服务契合点

        面对市场需求,业内人士认为,推进银行与商业保理公司的合作,需要找到双方差异化服务的契合点。

        实际上,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具备吸收存款的功能,有较强的资金优势,而商业保理公司虽没有吸收存款的功能,但却具备深耕产业链上下游市场的服务能力。

        “银行擅长的是主体信用评级,更多的是依托于供应链金融中的核心企业进行授信,交易信用是其短板。”业内人士表示,在这种场景之下,银行难免会受到一些特定行业和客户的限制,在业务开发半径和上升空间上受到一些制约。

        银行与商业保理公司合作,则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商业保理企业具备贴近市场、深耕市场的专业化服务能力,其集合贸易融资、商业资信调查、应收账款管理及信用风险担保于一体,有利于在供应链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小微企业将应收账款变现,实现资金流和货物流的匹配,甚至在独特的细分领域和细分行业还具备资产管理能力。

        某城商行交易银行部负责人表示,在商业保理公司刚刚诞生的时候,银行普遍对保理公司的人认知度较浅,有的银行甚至认为保理公司就是一个资产中介,主要是将一端的资产介绍给银行。随着保理公司近几年的茁壮成长,银行也看到商业保理公司实际上在细分行业内有着较好的专业能力和风控能力,同时也拥有非常优质的核心客户资源。在某种程度上,保理公司对细分行业产业链的熟悉程度、对行业交易规则的了解程度可能比银行还要到位,这可以成为银行与保理公司合作的出发点。

        据了解,当前保理行业内已涌现出一批专门服务于医疗、工程、贸易、教育、物流等细分领域的专业保理公司,为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上下游中小企业和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着专业化和定制化的服务。

        如何合作? 多种业务模式逐步推进

        当前,银行机构与商业保理公司的合作正在逐步深入。以往最传统的模式是再保理,保理公司作为资产提供方,先行受让相应债权,之后再保理给银行,资产打包工作由银行完成。

        而随着市场的发展,当前,保理公司已不单扮演着资产提供方的角色,还可以与银行共同搭建供应链金融平台,共同推出资产证券化产品等。已有一些银行与保理公司合作,推出一些Pre-ABS产品、ABS产品增信,并通过共同搭建供应链金融平台,实现了核心企业的信用多级流转,以此延伸到更上游和更小的供应商。

        此外,商业保理公司还可以与银行完成一些技术上的对接。比如,保理公司可以提供系统或操作层面的支撑,银行在这一过程当中,只要完成核心企业或者买方授信等基础性工作,通过线上平台进行放款,后续的资产审查工作将交由保理公司来完成。

        为了进一步扩大“银商合作”,多位保理行业从业人士均认为,商业保理公司还需夯实内控,在专业领域有强大的风控能力和对产品的确权能力。国药融汇(上海)商业保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海江表示,保理机构在把自身业务功能和银行机构进行衔接时,需要做到三点,一是向银行机构提供细分行业的底层资产情况;二是明确构建完整的产业链金融服务体系;三是做到专业化,夯实内控体系。

                                                                                                        责任编辑:韩昊


【版权提示】网盛产业互联网研究院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xw@netsun.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关于研究院网经社关于网盛
© 生意宝(002095)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10002000015号 工商执照 浙ICP证  网络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