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央行发布11月金融统计数据。
关键数据指标如下:
11月末M2同比增长8.5%,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2个和2.2个百分点。
1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7万亿元,同比少增1605亿元。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2个和1.1个百分点。
1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0.1%。1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6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786亿元,比2019年同期多6204亿元。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整体上看,11月社融增速回升,但信贷增量同比少增,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实际融资需求偏弱。随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下调,以及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将有利于促进贷款规模稳定增长和贷款结构优化,加大对市场主体的支持力度,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企业信贷需求偏弱
居民中长期贷款放量
1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7万亿元,环比季节性多增4438亿元,同比少增1605亿元。
“11月信贷表现整体符合预期,但也有一些需要关注的特点,如企业信贷增长情况反映出供给侧银行风险偏好较低,需求侧企业有效融资需求不足。”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11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和企业短贷同比分别少增2470亿元和324亿元,尤其是企业中长期贷款已经连续5个月同比少增,折射出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不足。同时,银行在低风险偏好驱动下进行票据冲量操作,当月票据融资增加1605亿元。
根据央行问卷调查报告,三季度贷款需求指数较二季度下降2.2个百分点至68.3%,为去年二季度以来最低。对于企业信贷需求偏弱,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指出,一方面是因为国内需求恢复偏缓慢;另一方面,企业经营面临一系列挑战,包括供应链中断、关键零部件短缺、工业原材料及物流航运成本高企等,海外疫情变异毒株也一定程度影响企业短期预期。
居民贷款方面,11月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5821亿元,为今年4月以来的新高,同比延续多增;但居民短贷同比较大幅度少增。王青认为,居民中长期贷款的放量,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房地产相关信贷边际向暖带来的积压需求释放。居民短贷少增,或反映当月疫情扰动下居民消费不及预期。
政府债企业债多增
推动社融增速回升
11月新增社融2.61万亿元,环比季节性多增1.02万亿元,同比多增4786亿元,支撑月末社融存量增速较上月小幅加快0.1个百分点至10.1%。这也是今年3月以来社融存量增速首度实现回升。
对于社融多增,周茂华表示,这主要是受企业债与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明显放量提振。
王青也指出,11月社融同比多增的原因是债券融资同比放量。其中,由于今年政府债券发行节奏后置,往年通常四季度就已收官的新增专项债发行在今年11月仍然放量,带动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多增4158亿元,几乎与社融同比多增规模持平;同时,由于去年11月大型地方国企违约事件导致信用债净融资大幅收缩,在低基数影响下,今年11月企业债券融资同比多增达3264亿元。
表外融资方面,11月委托贷款增加35亿元,同比多增66亿元;信托贷款减少2190亿元,同比多减803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383亿元,同比少减242亿元。
M2两年均速相对于
名义GDP增速保持适度
11月末M2同比增长8.5%,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温彬表示,这一方面受去年同期基数偏高效应影响,另一方面受信贷派生能力减弱影响。周茂华也表示,主要是受企业中长期贷款回落、表外融资持续收缩等导致货币派生能力有所下降;但从M2两年平均增速约为10.1%,相对于名义GDP增速仍保持适度。
11月末M1同比增长3.0%,增速比上月末高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7个百分点。王青表示,11月末M1同比增速略有反弹,但仍处于偏低水平。当前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实体经济活跃度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定影响。
“11月金融数据折射当前经济下行存在一定压力,突出体现在企业中长期贷款需求偏弱、表外票据融资收缩等方面。”王青指出,这意味着刚刚宣布的央行全面降准有很强的针对性,表明政策面充分重视当前实体经济运行状况、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加大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