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与民营、小微企业关系最密切的农商银行,一直走在服务小微企业的最前列,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同时,农商银行也在服务民营、小微企业的过程中,努力探索着自身高质量发展之道。
服务地方实体经济的实践
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经济环境,我们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和江阴产业强市战略,坚守支持实体经济的初心,勇担服务地方发展的使命,扎扎实实为民营和小微企业造血输血。
(一)紧跟产业强市发展大局
围绕江阴5个千亿级和2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上市企业和百强企业需求,市级和乡镇重大产业项目的招引、落地,重点支持本市主导产业,全力支持本市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个人创业等群体;围绕江阴“智能制造”方向,我行信贷投放的主要方向是先进制造业企业,积极支持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信息产业、光电产业、生物科学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等行业,助力江阴产业升级。截至今年6月末,我行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55.7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86%;民营企业贷款余额446.5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69%;制造业贷款余额310.6亿元,江阴地区制造业贷款占比59.94%,较江苏全省和无锡市分别高出近32个和45个百分点。
(二)聚焦乡村振兴重点领域
乡村振兴战略释放出农业农村对金融的巨大需求,江阴农商银行主动策应、积极融入,全力对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一是服务农业产业化。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模式平台,关注新型农村经营主体资金需求,加大“农业助力贷”“省农担”“美丽乡村贷”推广力度,促进农业企业向规模化、特色化、科技化、集约化发展。截至6月末,我行涉农贷款占比约80%。
二是服务绿色发展。围绕“两减六治三提升”绿色发展专项行动、长江生态安全示范区建设等,加强绿色信贷业务制度创新,积极探索股权、排污权、碳排放权等抵质押担保方式。绿色信贷投放金额超10亿元。
三是服务村级管理。全程参与江阴市农村“e银通”结算监管系统建设,提升村级账户资金管理效能,使“e银通”系统在“三资”监管中发挥更大作用。截至6月末,“e银通”已接入250个行政村,覆盖率99.2%,交易笔数超31万笔,交易金额20亿元。
(三)聚力民营小微企业发展壮大
一是推进“阳光信贷”。近年来,我行以“阳光信贷”为有力抓手,积极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壮大,今年又重点实施“乡村振兴·阳光联盟小微企业融资计划”,让加入企业享受4个“更”,即更快速的授信审批通道、更灵活的担保方式、更便捷的还款方式和更优惠的贷款利率。目前全行“阳光信贷”共建档超12万户,授信1000万元(含)以内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户数达到5916户,余额103.9亿元。
二是力促合作共赢。强化政银合作,做实资金池业务,重点对六大类企业实施全流程服务和名单制管理,优化贷款审批流程,优惠贷款利率,实施风险共担机制,目前资金池贷款企业户数580户、贷款余额保持在20亿元左右;加强银银合作,力推“小银团”业务,在有效控制多头贷款风险的同时,帮助企业理清账务资金、降低融资成本。截至目前,“小银团”业务已成功办理25笔、贷款余额超10亿元。
三是强化考核引导。将“支农支小”目标完成情况作为部门、员工绩效考核重要指标,实施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优惠,紧盯信贷资金投放到位。另在风险容忍上,重点在营销、受理、审查、审批、监督、放款操作、贷款后管理等环节明确“尽职免责”范围,建立健全“敢贷、能贷、愿贷”长效机制。
以科技赋能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始终高度重视融合发展、创新发展,持续提升企业内生动力和产品核心竞争力,进而实现金融供给的提质增效。
(一)改革转型力推“六个化”
今年以来,我行大力构建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作为全行应对新形势、新变化的战略支点。
一是搭建营销型架构,推进小微服务专职化。上半年筹建普惠金融部、小微金融部、零售业务部三个专司部门,通过优先资源配置、优化授信流程、优惠融资利率的“三优”举措,持续向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倾斜信贷资源,推动普惠金融服务再上台阶。
二是找准客户群体,推进营销目标精准化。广泛开展市场调研,深入分析客户群体,研判我行零售业务现有客户、潜在客户及意向客户。通过全面细分市场客户群体,从而实现客户营销和维护的精准化、差异化和个性化的服务。
三是借力金融科技,推进获客渠道多样化。在加大信息科技投入、增强独立研发能力的同时,注重多方合作,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收集客户数据信息,综合分析客户需求,有效实现获客活客,风险度量与管控。
四是梳理开发产品,推进业务产品品牌化。全面梳理产品条线,聚焦三农发展、中小企业、个体经营和个人消费,聚力“网点转型+互联网金融+移动生活”发展模式,持续提升涵盖存款、理财、信用卡等产品的大众储蓄理财服务,着力打造“区域首选特色零售银行”。
五是调整网点功能,推进网点运营差异化。根据辖区客户特点和需求,大力实施厅堂营销一体化营销策略,按照“一支行一特色”要求,因地制宜实现“一行一品”,如对接老年人需求建老年特色支行,对接创业者需求建众创特色支行,对接实体经济需求建产业金融服务特色支行,延伸多元化场景服务。
六是完善绩效机制,实现营销激励价值化。探索建立以价值管理为核心的综合效益考核机制,学习借鉴同业经验,持续优化考核体系,完善考核结果运用,发挥激励价值导向。
(二)科技赋能追求“四个度”
充分利用我行一级法人自主决策和科技独立开发优势,“因企制宜”创新金融产品,改进金融服务,全力满足民营小微企业金融需求。
一是着力建设线上渠道,提升普惠服务力度。抓好渠道整合创新,大力发展移动金融和消费金融业务,着力开发建设、改版升级并大力推广手机银行(含企业版)、网上银行、微信银行、“江银在线”直销银行等线上新兴渠道,形成物理渠道、电子渠道交互融合的立体渠道网络,一揽子解决客户支付结算、日常缴费、投资理财、贷款申请等多样化金融需求,全面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目前我行共有手机银行客户46.2万户,微信银行客户35万户,网上银行客户7.8万户,直销银行客户3125户,电子银行柜面替代率达94.1%。与此同时,在官方网站、手机终端搭建“轻松贷”网上申贷平台,以科技创新助力全行信贷业务向数字化、线上化、智能化转型发展,目前全行90%以上的信贷产品已同步至线上。
二是广泛开展异业合作,提升金融服务广度。深化与政府平台、企事业单位以及先进科技公司等异业合作,运用大数据分析评价,全力实现数据共享、业务互通,推出20余种民营小微企业特色融资产品。例如,以科技为依托,与感知集团合作,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动产质押监管,推出“物联网动产贷”产品,目前已授信企业35户、2.12亿元,累计放款1.85亿元;“物联网动产贷”业务是指企业因采购货物等需求向我行申请流动资金贷款,通过“感知金服”代采购的货物或动产作为质押物,由“感知监管”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监管的融资业务。产品具有“一次授信、循环使用”“随借随还、支用自由”的特点,以及融资额度比例高、融资成本低的优势,贷款额度最高可达质押货物价值的80%,利率最高不超过基准上浮30%。通过利用物联网传感技术对企业质押动产进行区域监控,动产的移动、重量变化都将由传感器传输至后台监控,客户经理通过在手机上安装APP,可实时查看动产情况,确保质押物足值,有利于全流程掌控动产质押业务风险点。科技对接地税局,采集民营小微企业涉税信息,对按时足额纳税的小微企业发放“税信贷”,目前已为20余户小微企业发放贷款超5000万元;科技对接外管局,根据外汇数据和企业进出口订单情况,推出“外贸融资宝”“订单融”“信保融”等产品,累计放款超4亿元;对征信良好和公积金缴存正常的企业和个人,提供“公积金信用贷”,依据法院提供的企业竞拍信息,为合格竞买人提供“拍卖贷”,将我行信贷系统与矿联网(平台)系统对接,将质押流程线上化,开发“动产池快易贷”信贷产品。针对大宗商品物理堆放形态的不固定性,我行信贷系统与矿联网(平台)系统对接,开发了“动产池快易贷”信贷产品,采用池的形式管理,将质押流程线上化。客户在平台系统内选定货物并发起入池申请,第三方检测后平台根据模型测算价值并将电子仓单信息发送我行入池质押。客户申请质押物赎回时,我行系统自动校验质押率是否满足我行条件,出池解质押。出入池流程均由系统自动完成,无需人工介入,有效解决远程质押流程中线下传递资料的时效性问题,同时大大增加了客户用信的灵活性和实效性。
三是积极创新担保方式,提升金融服务温度。对线上化业务无法覆盖的小微客户,导出客户交易结算、代发工资情况、POS流水、纳税记录等线上数据,运用“三量三看”(小微企业销售量、存货量、结算量,看小微企业老板品行、看开工比例、看行业状况)调查方法,打破报表依赖,还原企业真实情况,挖掘其中优质客户,针对其缺少抵押物、第三方担保不足等情况,积极创新担保方式,给予企业全方位的金融支持。推出存单质押、应收账款质押、商标专用权质押、专利权质押、保单质押等融资产品;推出以家庭成员为共同借款人的信用类贷款“家庭快贷”;跟踪对接176家路演科技型企业,为其中103家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贷款余额超13亿元。成立“江阴银行小微企业信友联盟”,配套“信友贷”业务,对于符合条件的联盟会员开通信贷服务绿色通道,发放一定额度的信用贷款,目前联盟企业超300户。
四是有效运用科技手段,提升风险管理深度。在破解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同时,我行不断加强数据治理和智能风险管控,将风险底线和风控标准嵌入系统,建立CRM系统选客、智能化预警避险等全流程风控机制,以全面主动管理的理念搭建现代银行风控体系。建立并不断完善视频管理系统,优化贷款“三查”、贷款审批环节在线视频联系等功能,实现信贷业务的上下互动、银企互动、实时互动。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通过对本行多系统数据、行内数据与外部数据的有机结合,分析预警,尝试区块链管理,有力有效管控风险。此外,围绕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任务,我行积极与江阴市环保局“数字环保”系统对接,推出“环保一账通”业务,助力规范污水、污泥处理,目前已接入企业60余家,实现了服务企业、促进监管、防控信贷风险的多赢。至6月末,我行民营小微企业的不良率1.67%,与全行不良率持平。
(三)减负增效念好“三字诀”
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我行积极落实政策、加强内部管理,抓住“实、新、快”三个关键字,帮助企业切实降低融资成本,在新一轮发展中轻装上阵、快跑发展。
一是落实减负政策。统筹规划、用好用足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倾斜、小微企业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地方财政奖励等优惠政策,充分发挥各项政策的整合放大效应,制订灵活定价策略,结合内部降本节支,为支农支小、服务实体腾挪更多的减费让利空间。
二是创新还款方式。用足用好“银贷通”“抵贷通”等卡类信贷产品,利用“一次授信、循环使用”“随借随还、按天计息”的特性,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提供“循环贷”业务,切实降低信贷资金“过桥”费用。
三是加快审批速度。按照“高风险长流程,低风险短流程”原则,以科技金融为依托,从缩短信贷流程入手,实施集中审批人制度,提高授信用信审批效率。针对500万元以下的小微贷款,实现双人签批、限时办结,后台审核时间一般不超过1个工作日。
探索思考
从发展经验看,江阴农商银行服务民营小微,不仅是市场定位,也是应对市场新形势、新变化的战略支点。江阴农商银行的发展离不开江阴肥沃的实体经济土壤,在坚持立足地方,坚定服务实体、扶小助微的市场定位中汲取了发展壮大的养分,同时又在反哺支持江阴实体经济做大做强中,成为民营和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主力军。截至今年6月末,江阴农商银行存款总额880.8亿元,贷款总额675.1亿元。按照法人口径,全行民营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80%,上半年贷款增速超过12%,获贷户数增速超过9%,高于全行总贷款平均增速;其中在江阴地区,实体经济贷款占比90%,制造业贷款占比60%。一直以来,江阴农商银行屡获殊荣,获评“中国地方金融十佳服务小微企业银行”“最佳支持中小企业贡献奖”,多次获得江苏省、无锡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可以说,长久以来坚持市场定位,我行不仅形成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也打造出一块有力支撑跨越式发展、转型发展的“压舱石”。
从发展支撑看,江阴农商银行服务民营小微,不仅需要资源倾斜,还需科技金融战略下的创新驱动。在当前金融与科技逐步融合的新趋势下,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之路,金融科技的重要性不可或缺。近年来,江阴农商银行通过金融科技赋能普惠金融,从源头入手找准困扰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症结所在,通过创新对症下药,为民营小微企业服务提速增效。通过科技赋能,民营小微企业在江阴农商银行申贷更便捷、放款更及时、还款更灵活,融资变得容易了,成本自然实实在在下降了。
从发展前景看,江阴农商银行服务民营小微,不仅是普惠金融,也是关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我行将继续配套强化授信研究、强化产品创新、强化服务效率、强化金融科技运用的“四个强化”,不断探索金融服务民营及小微企业新思路、新模式、新方法,更多地契合小微企业的经营特点和成长阶段,做到“精准滴灌”和穿透落地,为民营小微企业发展提供更多金融服务。我行希望通过参与“铺天盖地”的中小微企业培育工作,进一步丰富项目储备、客户储备,加快金融科技融入,持续升级产品体系、风控体系,不断夯实江阴农商银行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作者孙伟系江阴农商银行董事长、宋萍系江阴农商银行行长)
专家观点:
金融时报社社长 邢早忠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目前,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确定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得到有效的落实。金融监管的前瞻性、科学性、协调性得到进一步增强,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等支持经济发展的有效形式不断升级完善,金融科技发展令世界瞩目。希望江阴农商银行进一步做好金融创新工作,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政府部门应鼓励企业进行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建立风险补偿等机制,实现银企共赢。银行要侧重从组织结构、产品服务、风险控制等方面着手,破解金融服务新经济的瓶颈,促进金融资源市场化配置作用的充分发挥,实现经济与金融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原中国银监会培训中心主任 罗平
2017年3月,财政部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三项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此前,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已于2014年7月发布了完整版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至此,财政部通过修订发布上述准则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
新金融工具准则简化了金融资产分类,引入了预期信用损失法作为金融工具减值的基础,简化了嵌入衍生工具的会计处理,提升了套期会计的适用性,既符合我国强化金融监管的方向,也有利于我国企业更好地管理和更恰当地披露金融工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提高企业竞争力。实施新准则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影响减值计提。转换日拨备计提水平提高;不同业务的拨备计提水平变动幅度不同。减值计提方法的改变导致新准则对分行、行业、产品维度的发生减值结构性变化。
影响业务经营。新业务须考虑减值方法变化对风险定价的影响,合理确定风险定价水平。由于业务净利润及风险定价的影响,会联动影响市场竞争力,需相应调整业务开展策略。减值模型的应用在业务流程管控及经营等方面将全面实现系统化。
影响风险管理。减值范围的增加,要求内评体系广泛覆盖资产类型。新准则的参数引入要求内评体系具有更高的时效性、及时地反映客户信用风险水平的变化。加强减值模型、压力测试以及内评模型间的一致性。
绩效考核和预算管理。减值变化造成银行产品、业务单位和分支机构绩效考核的重新排序。影响产品、业务条线、分支机构的利润贡献结果。减值参数可调整范围有限,将会增加利润调整和预算把控难度。
影响资本管理。转换日拨备计提水平提高,将减少银行净资产,对资本充足率产生压力;拨备计提不确定性增强,进而影响利润补充资本的金额,客观上对银行的资本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影响信息系统建设。新准则的金融资产减值计算对数据的依赖程度明显上升,涉及多个系统间的数据归集与传输;新准则金融资产减值计算需要系统建立独立减值模块;新准则的账务处理需要调整现有账务系统核算参数。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杨涛
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离不开对发展目标、战略重点、基本保障等要素的把握,从而实现理性、健康、高效、可持续的转型。具体来看,需要考虑以下核心要素。第一,明确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定位。第二,构建适应于数字化转型的组织架构。第三,保障数字化转型的安全原则与边界。第四,有效发掘大数据的内在价值。第五,充分利用新一代技术和系统。第六,全面推动面向客户为中心的场景创新。第七,打造合作共赢的数字化新生态。第八,完善数字化时代的责任与文化。
在推动我国银行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还面临许多难点,必须理性看待。一是如何构建支持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监管协调机制。二是如何实施差异化的银行数字化转型策略。三是如何确定银行内部持续推动的动力机制。四是如何避免数字化被滥用和成为运动。五是如何加强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理论支撑。
江阴市副市长 赵强
当前,江阴市正处于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企业一方面要加快开拓市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大创新力度,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与金融平台对接,为产业迈向高端注入强劲动力,这就离不开地方金融机构优质的金融服务。作为全国首批成立的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一直以来,江阴农商银行积极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在科技金融大发展的浪潮下,江阴农商银行充分发挥科技赋能,积极创新小微与普惠金融服务,大力支持乡村振兴与民营企业,着力推进江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正是凭借着优异的经营效益、雄厚的资产规模、高效的管理机制,江阴农商银行成为全国首家A股上市的农村商业银行,并已连续五年在江阴市民主评议活动中荣获金融系统第一名,充分表明了江阴企业和百姓对江阴农商银行的认可。
作为地方政府,将始终把金融业的发展融入江阴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大局中,不断优化信贷结构,创新信贷服务,全方位满足实体经济多样化的融资需求,高水平建设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有效整合政府、征信、银行三大资源,构建一站式融资对接平台,提升金融服务的有效性和精准性。
人民银行无锡市中心支行副行长 黄华
为解决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受惠面不广的问题,近年来,以江阴农商银行为代表的一批无锡市辖内商业银行,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积极探索发挥金融科技作用改善民营小微金融服务,缓解民营小微融资难题,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目前,无锡多家银行运用金融科技开发了多款适用于民营小微企业融资的线上创新信贷产品,运用互联网平台为客户提供纯线上申请、审批和放款服务,由于实现了互联网线上申请、线上审批和线上放款,贷款办理和服务效率大大提高,审批时间加快,最快的贷款产品仅需一分钟,一般在2天以内;贷款提用和还款效率高,实现贷款随借随还,降低了综合融资成本,满足了小微企业急、短、频的资金需求。根据抽样调查数据测算,无锡辖区银行现有26款创新产品贷款综合平均利率为6.88%,低于传统模式下的综合成本,更远低于民间融资成本。目前,无锡银行机构在“物联网+”车押、“物联网+”仓储、“物联网+”厂库、“物联网+”物流等四个领域积极探索开展试点业务。部分银行机构已开展试点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例如,江阴农商银行与无锡感知集团合作,开展了“电商+物联网监管”动产融资。
责任编辑:李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