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业互联网中,B2B其实还有很大的市场。就拿数据来说,去年B2B电商的交易额应该是40多万亿,B2C电商大概是20多万亿。在很多企业还没有做数字化转型、没有搬到线上的时候,B2B之间的交易规模就已经大大超过了to C的规模。”京东数科支付业务部企业支付产品部总经理彭飞在由青岛市人民政府主办、《财经》和《财经智库》承办的“2020青岛中国财富论坛”上如此表示。
京东数科支付业务部企业支付产品部总经理 彭飞
彭飞表示,To B支付的痛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维度:
一是企业内的财务痛点。线上支付过程中存在银行电子回单的问题,企业付款时会产生电子回单,但支付公司出不了银行的电子回单,往往是自己支付的电子回单,但有些企业为了避税却并不认可这个。
二是财务认款可的痛点。很多平台的模式是线上下订单,但在支付过程中却是线下转账,这样就造成信息流、资金流不合一。
三是在线上支付过程中,很多平台需要一个类似于个人钱包的企业钱包账户体系,现在微信和支付宝的to C账户体系已经做得很成熟,但是企业端的账户体系并不是很成熟。
彭飞称,为解决以上痛点,京东特别是京东数科会把账户能力和支付能力做到更加开放,要开放给平台,开放给科技公司。“做到开放以后,不论是回单还是大额支付等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以下是发言实录:
彭飞:我们是专门做to B的,我们三年前就开始成立这个部门,比较早。为什么这么早成立呢?我们很早就看到,在支付这一端,面向企业或面向产业这端的支付,我们认为未来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和市场。其实腾讯在消费互联网支付做得很好,和支付宝一起,都已经做得非常好。但是在产业互联网中,在B2B中,其实还有很大的市场。就拿数据来说,我记得不是特别清楚,去年的时候B2B电商的交易额应该是40多万亿,B2C电商大概是20多万亿。在很多企业还没有做数字化转型、还没有搬到线上的时候,B2B之间的交易规模已经大大超过了to C的规模。
第二,从业态来看,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很多企业已经把自己的线下交易或线下传统方式搬到了线上来。大家可以感受到,像京东这样的B2B电商平台已经越来越多,最早有钢铁行业,还有垂直的农业、医药、冷链、生鲜等行业,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电商平台,这些一定会催生支付这个环节,也要把它从原来的线下转向线上。一边是B2C,另外也还做B2B,to C是帮助它做支付的引流,平台不是靠这个挣钱,是通过采购去变现。B2C的支付和B2B的支付怎么做到连接?怎么做到资金运转效率的提高?我觉得,这两种业态、生态产生的互联网端还有很大的to B市场。
在To B支付的痛点方面,我们感觉到还是很痛的。从三个维度来说:一是企业内财务的痛点。第一个就是我们线上支付过程中存在一个银行电子回单的问题,企业付款的时候,往往会出现电子回单。支付公司其实是给它们做支付的,但是支付公司出不了有银行的电子回单,往往是自己支付的电子回单,但是有的企业为了避税是不认可这个的。
第二个痛点是财务认可款,很多平台的模式是线上下了订单,但是支付过程中往往是线下转账,对于收款的财务来说,我可能不知道这一笔钱对应的是线上哪一笔订单,因为这两个是脱节的,这样就造成信息流、资金流不合一。如果合一,就有大量的财务,特别大的平台可能有一批财务搞这个。所以在现有的to B中没有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
第三个问题,在线上支付过程中,很多平台需要一个类似于个人钱包的企业钱包账户体系,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感受到,比如我服务了很多的企业会员,他们有账户体系,可以让它充值,让他们做支付或者做其他的业务,或者在账户体系里做金融或者做营销等,都需要账户体系。现在微信和支付宝to C的账户体系很成熟了,但是企业端账户体系不是很成熟。
另外,关于刚才提到的金融增值服务,很多企业在做线上交易的过程中,最终会落到在给某个企业做贷款和放款的时候,没有办法把控放款资金流向。现有模式是银行的共管账户,但这是一个实体户,各方管理起来很麻烦,有没有一个通过线上的方式来做监管,定向到这个平台上去付款。
第二是回款的问题,很多企业回款的时候,会回到一个银行帐户里,其实回款的时候也存在一个问题,我回的这笔款是对应哪笔借款的订单,这个也没有做很明显的法定关系。另外,现在给很多企业做支付方式的时候,是按照C端的思维方式来做的,给你标准、流程你接着,但是在企业支付这方面,每个行业是不一样的,钢铁行业有钢铁行业的支付方式,农业有农业的,石油有石油的,有些是批次交易,这种方式跟C端的支付方式完全不一样。
针对这些痛点,京东特别是京东数科在企业支付这方面,还是要把账户能力和支付能力做到更加开放,要开放给平台、开放给科技公司。做到开放以后,如果银行开放,能力输出的话,刚才我提到的问题是能够解决的,包括回单、包括大额支付等,都是很简单的。所以有关金融支付,我们全面都会去接,只要有这个能力。我们把它做成类似于十几年第三方支付的一个阶段,因为我从2003年开始就做支付,很早以前也是接各种各样的账户,但是很乱,现在银行会计很标准,但是以前很乱。现在的企业特别像十几年前的C端支付,所以我们认为这个市场可能更大。京东支付还是以科技服务来输出给企业,以帮助银行服务于整个互联网生态。
袁满:原来是to C端的,变成直联,现在又从监管角度变成间联。
彭飞:我不碰资金,不存在这个问题,只是银行接触给我,我接触客户,客户指定,最终企业家的账户是在你那里,账户不在我们公司的,也不在我们这个平台。所以这个不存在直联和间联的问题。
袁满:我向在座嘉宾提几个问题,刚才几位嘉宾发言中都谈到金融自身的开放和配套政策,比如说有谈到转向银行的,还有谈到账户体系的,这就让我也想到一个对比。我们今天讲支付的问题,刚才王总谈到场景的竞争。在座的没有来自银行的,实际银行也在竞争场景,再早之前C端支付领域的技术革新,实际给银行带来巨大的紧张。因为银行感觉到它们越来越靠后端了。当然现在银行有了进步,谈到了开放平台,我们这边也很希望银行能够开放平台。我再想问一下在座的几位,你们身处B2B方面的支付领域,其实也是在不断寻找场景,那是不是银行在to B方面真的后退了呢?你们感觉银行的反应怎么样?跟我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彭飞:前段时间我也跟银行说过,我说在企业支付和对公支付这块,银行再不抓住产业互联网的机会,有可能几年后会再次被互联网企业蚕食抢占,我是内部说的。为什么这么说?大家可以看,个人支付刚开始就是弥补补充银行的不足,做银行不愿意做的事业务。随着它发展得越来越大,银行发现自己其实就是发卡,对个人用户根本不了解,最了解用户的是互联网公司。但其实现在来看,银行对企业来说,最关心的是大国企、大央企,有钱的企业,有什么服务很愿意做,但是对创业企业,众多的小微企业,银行都不愿意服务不够,因为投入回报率太低了,要改东西都要跑到总行系统,机制很难改变。如果不改变,很多长尾企业又被取代了。当然,监管一定要做好基础。再一个,工、农、中、建、交大行一定服务大企业、国企、央企。但是有一个矛盾,民营银行或小的银行,虽然愿意服务这个场景,但是系统不行不够完善,工、农、中、建、交行大行系统很好,但是又不愿意难以服务小微企业。这样的话,小微银行、民营银行在技术层面不行,那么我可以帮助你提升技术能力;大的银行想做长尾,又不愿意改系统,京东数科也可以帮助,一端连接银行,一端连接小微企业,可以做定制化。
袁满:谢谢彭总,讲得非常实在。
产业互联网定义:产业互联网是指利用互联网连接企业与企业之间商品流通,提升产业链与供应链协同效率,具体包括B2B电商平台、供应链金融平台与网络货运平台等多种平台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