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盛产业互联网研究院 - 产业数字化与产业互联网研究服务平台!

网盛产业互联网研究院/最新动态/正文

商业银行对大宗商品融资的“爱恨情仇”

作者:民生银行新供应链金融来源:民生银行新供应链金融

2019-12-24

        大宗商品现已成为重要的生产生活物资,其交易量和资金都很大。民生银行供应链金融事业部的行业专家杨新波表示,做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业务之前,必须先要了解大宗商品市场。

        广义的大宗商品概念是指可进入流通领域,但非零售环节,具有商品属性用于工农业生产与消费使用的大批量买卖的物质商品,如:原油、有色金属、农产品、铁矿石、煤炭等。

        大宗商品的市场特征主要体现为:一是供需量大;二是价格波动大;三是标准化高;四是易存储和运输;五是影响国计民生;六是金融属性强。据统计,2018年全年国内大宗商品销售总额达到72.8万亿,可比价同比增长4.6%。

        自2012年开始,国内主流商业银行在经历过“上海钢贸”、“青岛德正”和“北京金银岛”等大宗商品领域的重大案件后, “一朝被蛇咬”的影响至今犹存,国内主流的商业银行和部分外资银行对大宗商品融资变得较为谨慎,业务规模和市场占比呈现逐年收缩和下降的趋势,在大宗商品市场上因为低成本银行资金的减少而导致市场融资利率一直居高不下,因此也成为民间资金投资的乐园。

        一方面,因为大宗商品市场近几年发生的连续风险事件,市场本身也在进行自我修复和提升。例如:钢贸行业的市场主体从2012年至今全国平均减少了60%以上,上海地区减少了80%,同时仓库数量也在随之减少和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在此过程中大宗商品融资的专业服务商和企业信用管理的机构逐渐增多,促进了大宗商品市场的逐渐规范和完善。

        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在退出大宗商品融资市场后,银行的贷款结构可能出现问题,比如出现贷款规模的增长与有效贷款客户数量的增长不匹配,客户数量的市场占比可能出现下降,同时,因为优先选择大客户的原因,导致单户的贷款规模可能增加,单一客户风险集聚,整体的贷款盈利能力出现下降,因此商业银行出于自身经营的需要,如何选择合适的市场客户和商业模式,在既能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又能赚取到相对的高收益,已经成为商业银行自身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大宗商品市场天然的要素属性和金融属性,决定了其一直是商业银行重点关注的领域,只是在经历过一些列的风险事件(坑)后,如何通过新供应链金融的模式再造和产品迭代,找到一种合适的方式重返大宗商品市场,一直是商业银行的一个心结,可喜的是,在包括引入第三方的专业风险管理方、技术服务商和交易市场全方位合作等方面已经取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大宗商品市场的典型金融需求>>>

        在大宗商品市场中与融资有关的产品设计最丰富,整体上可以分为主体信用类、存货担保类、权益质押和组合管控类,在主体信用中包括核心厂商担保、回购、调剂销售和保购等方式;在存货担保类中常用的方式包括动产抵押、动产质押和仓单质押;在权益质押类中包括应收账款质押、保理和付款凭证质押等多种方式;在组合管控类中包括购销通、担保+动产+债权组合和商业数据信息验证等方式。

        大宗商品市场的金融需求总结概括来说主要有两点,一是融资需求,二是结算需求

        融资需求主要原因包括锁定价格、稳定库存、获取返利、实现收入和抢占市场等方面,融资主体包括生产型和贸易型企业,一般以贸易型企业为主。

        结算需求则是大宗商品在交易和流转过程中,因其规模大、笔数多、频率高等特点,对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路径存在较高的要求,需要配套专业的银行账户结算体系和现金管理类产品。

        大商品新供应链金融的风险集合管理>>>

        大宗商品新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管理可以看作是一个风险集合管理的概念,大项分类包括主体风险、担保物风险、技术风险、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

        大宗商品融资与传统授信的主要不同点在于对担保物的管控风险,这也是大宗商品的专属风险,担保物管控中包括对商品品类、质量、数量、价格、权属、仓储、物流、凭证、灭失、盗抢和处置变现等因素,同时包括对担保物管控的技术因素和人为因素。

        主体风险中包括:借款人主体、核心企业主体和风险管理方主体。其中风险管理方是一个新概念,不同于以往的担保主体,因为风险管理方在业务中承担的风险和获得收益是对价,例如,作为一个回购主体,回购时支付资金但得到商品,实质上并没有损失,所以风险管理方的责任一般包括为企业融资提供品质管理、权属管理、变现处置和回购担保等。

        在担保物风险中包括品类、质量、数量、价格、权属、仓储、物流、凭证、灭失、盗抢和处置等风险因素,这也是大宗商品融资中最难管控的部分。包括之前发生的风险也大都是在这方面出的问题,例如重复质押问题,就是常说的“一女多嫁”;虚开仓单,仓库里没有或没有那么多商品,但却开出仓单质押到银行进行融资;还有就是在商品上做文章,以次充好,以假冒真;权利凭证上的印章造假;抵押质押品被盗窃和灭失;违约后的处置变现等方面的问题可以说是层出不穷。

        那么如何在新供应链中对担保物的风险进行管控呢?

        首先是商品品类选择,在进行大宗商品融资时,并不是所有大宗商品都可以做为融资担保物,现阶段优选期货交割商品中物理和化学性质稳定,易储存、易运输和易变现的商品,采用名单制管理,在前期可以试点开展几种商品;

        在商品质量管控上为了避免银行人员对大宗商品知识的不足,优选出厂后的一手商品或进口后的一手商品作为担保物,此类商品正常都具有出厂合格证或经过海关的检验检疫,这样可以尽可能的避免产品品质和权属风险;

        在规避数量风险上尽量不做散装的不易计量的商品;

        价格风险管理上核心是每日盯市制度和动态质押率的落实,包括价格预警和平仓的执行时效性落实;

        在商品权属上优选一手货,同时要对商品合同、发票、运单、仓单等文件进行交叉验证,只做可溯源权属的商品融资业务;

        在仓储和物流的风险管控上,优选国字头、期交所指定库、核心厂商能担保的物流商进行合作;

        商品物流环节主要靠提单进行约束,对物流商要求资格准入,优选和核心厂商签订长期承运业务的物流企业;

        在商品权利凭证如仓单、提货单流转过程中的真实性、唯一性、有效性可以通过风险管理方的担保或银企系统直连中电子仓单的形式去进行规避;

        商品的灭失和盗抢风险可以通过增加商品财产保险和员工忠诚险的方式进行管理;

        在担保物处置变现上通过提前锁定/签约回购方、保购方、调剂销售方等风险管理方的方式进行管理。

        新供应链金融业务未来布局的重点和方向一定是在这个市场上选择合适的行业,服务合适的客户,同时打造一支专业过硬的供应链金融队伍,做熟悉的产品和熟悉的业务,让银行的风险和收益得到匹配,这样才能使得银行和企业、金融和市场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

        从这个角度来讲,大宗商品市场基于其自身的不断完善和提升,以及配套的市场服务商和金融服务商的涌现,同时因为商业银行本身对大宗商品融资市场的经验积累,为大宗商品市场与商业银行的再次“牵手”奠定了基础。我们相信,在新供应链金融生态中,大宗商品市场一定会再次成为国内主流商业银行的业务重点。


【版权提示】网盛产业互联网研究院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xw@netsun.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关于研究院网经社关于网盛
© 生意宝(002095)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10002000015号 工商执照 浙ICP证  网络工商